32%为iPhone换机 Flip销售情况 卢伟冰透露小米MIX

2024年8月21日,小米披露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净利润双增。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透露了小米MIX Flip小折叠手机的销售情况。

据卢伟冰透露,小米MIX Flip小折叠手机上市之后完全卖爆,到现在为止,下单之后的交付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并且小折叠手机32%的用户为iPhone用户换机,有55%是女性用户。

据了解,小米首款小折叠MIX Flip发布于2024年7月19日,起售价5999元,搭载4.01英寸多功能大外屏,全等深微曲形态带来饱满、莹润的手感。配置方面,小米MIX Flip 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3500mm2超大面积VC,可以快速导出SoC位置产生的热量。小米MIX Flip搭载徕卡光学Summilux镜头,主摄采用光影猎人800高动态传感器,同时拥有小折叠唯一的徕卡47mm浮动长焦,最近对焦距离近至9cm。


小米MIX 4的新机曝光?卢伟冰微博小尾巴透露线索

下半年,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其中小米MIX 4系列作为备受瞩目的新机,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的期待。 近日,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的一条微博似乎泄露了新机的部分信息。

7月18日,卢伟冰在微博上分享了北京的雨景,虽然文字内容看似平常,但细心的网友注意到,卢伟冰的微博小尾巴在这天发生了变化,从Redmi K40游戏版换成了小米手机。 这一细微的改动,被解读为可能暗示着小米MIX 4的即将到来。

根据已知资料,小米MIX 4计划在8月份正式发布,这款手机将成为小米下半年的旗舰之作。 它将采用最新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 此外,性能方面,小米MIX 4将搭载骁龙888 Plus处理器,并在快充技术上有所突破,至少支持120W有线快充,这无疑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虽然官方尚未正式确认,但卢伟冰的微博小尾巴变动无疑给小米MIX 4的发布增添了神秘色彩,让我们对这款新机的亮相充满期待。

小米求变:挣脱性价比束缚

小米旗舰机,一定要去掉性价比的束缚。 雷军在小米9发布会前的一条微博一度让外界对小米9的价格预期达到了4000元,而最终的价格还是定在了2999元,只比上一代涨价300元。 雷军也连忙向现场观众和媒体解释,小米不会放弃性价比,只是不再追求极致性价比,并将其交给了红米。 但小米手机涨价已经成为雷军不得不做的选择。 从产品层面来说,做好一款旗舰机需要相应的研发投入和成本;从公司层面来说,小米上市后也需要提升利润修饰财报;而从市场竞争来看,在华为、OV都在争夺高端市场的背景下,小米不进则退。 纠结与试错1999元的价格,让小米在成立初期以高性价比为卖点迅速打开了市场,也为小米在2014年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贡献良多。 但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这个定价模式反而成了小米的束缚。 雷军坦言小米手机面临的挑战,手机越来越复杂以后,对研发资源的占用和要求越来越高,比如AI技术、相机拍照等。 如果这些研发成本受到限制,必然会影响手机的创新。 比如采用背部指纹成本只要20元,而屏幕指纹成本至少增加150元甚至两三百元。 此次小米9的DXO拍照评分位居第三,小米相机工程师也向雷军建言,如果能再涨价一两百元,小米9的相机DXO分数一定能超过友商。 但对于涨价,雷军是纠结的。 再定原来的价格绝对不行,意识到问题的雷军曾和高管商量好将价格定到3299元,但这一度让他几天睡不好觉,最终还是说服高管们,将价格定到了2999元。 如果小米定价提升,会被米粉说小米变了,雷军变了。 雷军说。 此前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把小米产品卖得贵一些的时候,我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梦想和追求。 他甚至在小米上市前夕推动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的决议。 小米此前并不是没有进行过高端化的尝试。 第一次是2015年1月推出的小米Note系列,当时小米的旗舰产品价格还严格处于1999元的水平,而小米Note标准版售价则提升至2299元,顶配版更是达到了2999元。 但小米Note系列并未让小米走向高端打开局面,目前只更新到第三代,已经沦为普通的中端系列。 第二次是2016年10月推出的MIX系列,标准版售价3499元,尊享版为3999元,这也让小米的定价区间达到新的高度。 同时该系列依靠全面屏设计为小米品牌和形象加分不少,并开启了国产手机厂商探索全面屏解决方案的序幕。 而从小米8开始的透明探索版则可以视为第三次尝试,该版本的价格也上探至3000-4000元的价格区间。 雷军在发布会上称,小米9可能是小米最后一个低于3000元的旗舰。 可以预见,未来的小米MIX系列和数字系列的透明探索版也会水涨船高。 外喜内忧小米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遭遇销量下滑的困境,至2017年开始逐步复苏。 但2018年,小米虽然在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中的销量保持增长,却在中国市场再次遭遇了下滑。 IDC数据显示,2018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226亿台,年同比增长33.2%,排名全球第四位;但在中国市场,小米的出货量为5200万台,同比下滑5.6%。 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中国出货量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34.9%。 很显然,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小米手机的增长动力,这也体现在小米的财报数据中。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2.7%至22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9%,实现了海外业务占比的新高。 雷军表示,预计国际市场的收入很快会超过中国。 他还介绍,小米在印度已经做到第一,印尼也排到了第二,白俄罗斯实现了第一,在欧洲也迅速增长排到第四。 整体而言,进入的80多个国家中,在超过30个国家进入了当地市场前五位。 他也表示,小米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一定要拿下欧洲。 他也坦承,小米在拉美、中东、非洲还没有做得很好,未来还有着巨大的空间。 至于国内市场,小米2018年大力推进小米之家线下零售体系,本该体现为销量数字的增长,却又为何出现大幅下滑?雷军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他称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产品的销量已经在中国区占绝大多数,而不是红米。 实际上,梳理去年两个品牌的产品发布节奏也可以发现,红米在整个2018年只发布了4款产品,并且都集中在上半年,整个下半年完全没有红米新品发布。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IDC数据显示小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销量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 这也是小米在主动调整自身产品结构的结果。 小米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各价格区域手机的销售情况中,销量最高的为入门机(799元以下),实现了1106.9万部的销量。 当时被媒体调侃为没有红米就没有小米;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单价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每部863.8元提高至952.3元,同比增长超过25%;到了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总体的平均单价提升至1060.6元,在大陆的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比增长16%。 而这背后,主要就是小米8系列和小米MIX3这两个中高端机型的贡献。 变革打翻身仗?对小米品牌和产品的重视让小米手机的总体平均单价得以提升,但也给中国区带来了销量下滑的副作用。 2018年初,雷军还曾在内部信中公布小米的新目标: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如今时间过去一年,小米在中国市场的排名不升反降,2018年第四季度已经处于第五位。 这意味着2019年的压力无疑更大。 2018年底和2019年初,小米已经开启在国内市场的变革。 首先是2018年12月的架构调整,小米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任命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小米在内部邮件中称是为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王川在采访中表示,2019年小米在渠道上会在守住电商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大线下和新零售上的投入。 同时会在店面布置、产品体验上进行创新,比如为了体现暗光拍摄好,会设计一个暗室场景让用户体验。 雷军也评价称,我觉得川总领导中国区两个月时间,已经看到了中国区巨大的变化。 他不是做简单的销售,尤其是对小米系列的手机,我们去年在推动中国区的产品转型。 其次是2019年1月将红米品牌独立拆分,并引入前金立总裁卢伟冰掌舵红米。 红米品牌和小米品牌拆分后,红米品牌则承担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使命,小米品牌就更能放开手脚追求创新和极致。 既能探索高端化,又有了销量保证。 同时,红米品牌独立后也在国内市场走向正轨,日前小米方面刚刚对外高调宣布红米品牌独立后的首款产品红米Note7,上市首月中国销量突破100万台。 而更早之前,小米还开启了多品牌战略。 除了游戏手机黑鲨、海外中高端品牌POCO、红米和小米之外,又将美图手机品牌收入囊中。 这五个手机品牌也让小米实现低中高价位段,以及游戏、女性等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这一系列变革能否让中国区销量再次提振,最终实现雷军重回第一的目标,即将在小米2019年的中国市场表现中得到答案。 新浪手机评测:小米9这次真的很能打米酒发布前,雷军在微博上放出了不少官方渲染图,可谓是官方把产品曝光了个底朝天。 到今天发布,对多数人来说其实惊喜感已经少了大半。 但惊喜感属于发布会,产品好坏可能与这些无关。 各种角度下不同颜色的米9在2019年手机行业竞争更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评价小米2019年品牌溢价首战的作品,首发骁龙855能不能打,世上最好看的小米手机颜值究竟如何,是我们这篇评测的重点。 颜值,小米工艺上最考究的手机在米9发布以前,官方给出过最好看的小米这种说法,背面渲染图看起来也是带着炫酷和时尚气息;配合王源代言海报,给人一种错觉拿着它,你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侧面的弧度美感真机拿到手,感觉变得更具体:小米9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轻、并且薄。 官方数据:整机重173克,边框最薄处3.5毫米,可以说很有当年刀锋美感,侧面相当有线条美感。 而和视觉不一样,整机握在手里又相当圆润,这就要提工艺了。 虽然此前不少机身都标称曲面设计,但具体弯曲情况又不太一致。 小米9这次背面采用全曲面设计,号称背面找不到任何一个平面角度,到手之处完全贴合手掌。 对于玻璃上的弯曲处理一直是厂商技术挑战的一部分,在小米9身上又进了一步。 每一处都是曲面配色,是小米认为颜值能打的另一层面。 在曲面玻璃上小米完成三层(理论技术上,实际上色次数会更多)喷涂。 先是纳米全息纹(类似镜面银涂层),然后是基色涂层(蓝或紫),最后是真空镀膜。 在我们看来,能产生多种镜面颜色的纳米全息纹更能体现工艺难点。 小米在手机背部区域内雕琢了1.7亿条纳米光栅,配合光学增亮镀膜,让背面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呈现不同颜色,和我们常见的防伪标识差不多。 原理和身份证的防伪是一样的同样纳米全息纹处理的还有镜头环形闪光灯,连带覆盖三个镜头的整块蓝宝石玻璃,工艺和用料都很有诚意。 蓝宝石玻璃因为镜头面积也大了不少但好用料和好设计不能完全划等号。 小米9整机按键偏松塌(并不确定量产版是否如此)、通透的镜面处理使指纹残留更明显,都是小问题。 过早曝光拉高了产品预期,现在也转换成落差感。 我们能说米9很漂亮,也可以说是工艺最极致的小米手机,但最终颜值只能算八分。 避免骄傲,也确实有成长空间。 翻过来看正面。 由于去年手机厂商在颜值上很激进,所以今年上半年各家产品的成长空间都不大,尤其是年初这个时间点。 小米给出了目前综合体验比较好的几处小改进,正面使用了一块6.39英寸AMOLED的水滴屏,屏幕比例为19.5:9。 采用新COF工艺封装让下巴宽度收窄到3.6毫米,雷军称这是3999元之内手机的最窄下巴。 下巴确实比不少同造型手机小在屏幕指纹方面,米9使用第五代屏幕指纹技术,核心是类似微距相机的屏下感应原件:其单个像素达5m,能够有效地抑制强光、干手、低温场景的影响,使得解锁速度增快了25%,同时还支持低亮度解锁,通过系统设置,也可以开启指纹快捷操作等。 屏幕下藏了颗完整镜头,因此处理识别自然体验更好。 具体点说,米9录制一个指纹平均需要按压20次,是普遍行业水准。 但在按压力度方面,米9几乎不需要用多大力度就可以解锁,只要轻轻放上去就能够进入系统,成功率也比一般屏下指纹高。 另外,相比目前几款常见屏幕指纹手机,这次米9屏幕指纹解锁速度确实提高了不少。 口碑比较好的一加6T指纹解锁速度比米9略慢半拍;而与最早引入屏下指纹,并且目前体验最佳的vivo NEX双屏版相比,米9表现相当。 骁龙855表现亮眼但仍有潜力小米手机从3代开始,自后数年都是高通每年骁龙800芯片首发产品,这段历史帮米字头手机在HTC和三星的围剿中突出重围,也奠定了人们对高通移动芯片中的英特尔的认知。 以至几年后,其他厂商也纷纷来抢骁龙芯片首发的皇冠。 这即是一款旗舰产品的性能基础,又成了一家厂商实力的体现。 前几天在微博上,雷军就宣布了米9会搭载骁龙855,同时也谈了几句为什么首发不容易。 通俗点讲:手机芯片跟电脑芯片并不一样,不是买回来按在主板上就可以,而是需要厂商投入人力财力跟高通一起研发,这是当第一的代价。 高通和小米有着不错的革命友谊回到产品本身,米9搭载骁龙855是猜得到的答案,另外一个能猜到的,是性能的提升,雷军微博公布的一张图用曲线表达了这点,从骁龙810开始,芯片计算力的提升相对平缓,而骁龙835到845这根线再次陡峭起来。 此前雷军在微博晒得图这归功于Kryo 485架构,八核心设计(1超级核心+3大核+4小核),CPU主频分别是2.84GHz、2.42GHz和1.8GHz,对比835的Kryo 385架构(4大核+4小核),骁龙855相比性能提升了45%。 另外还又集成其中的Adreno 640 GPU,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20%。 骁龙855的核心架构以上是这堆字对一般用户可能难以理解,我们来张跑分图简单解释下:关于性能表现20摄氏度室温下,37万分是目前安卓手机里的最高峰,而且我们这款评测机器只是米9系列的中配版本(8+128GB)。 当然,都9102年了,不会再有处理器只做傻跑分了,这届骁龙855内置了一颗名叫Hexagon 690处理器,Hexagon实际是骁龙旗舰芯片的常规标配,以前是语音和音频扩大,之后作用越来越多,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摄像头和传感器信号处理都有它的影子。 这代内含一个全新设计的Hexagon张量加速器和4个Hexagon向量扩展内核,这使它拥有前代旗舰产品向量扩展核心2倍的性能,新任务是AI运算。 Hexagon 690还增加了四线程标量内核,拥有相较于上一代1.2倍的标量运算性能。 骁龙仍旧没有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这点跟苹果A系和华为麒麟芯片不一样,高通一直强调的是AI引擎,CPU、GPU、DSP合力作用。 实际上Hexagon 690的张量加速器可以理解成NPU,18年12月的夏威夷发布会上,曾有媒体问到,是否可以把张量加速器看作一个NPU。 高通的发言人当时笑着说,如果这样叫可以在卖出去更多芯片,你也可以这样叫至于实际应用,AI部分在这篇评测里仍然得不到太多体现。 即便安兔兔也出了跑分软件并且可以给它跑个18万多分,但机器学习的意义就在于随着不同的人使用,产生不同的优化结果。 打个比喻,内核增多只可以说明它身体素质好,但能不能成为运动员,看后天训练。 非要找个具体体现,小米主打Mi Turbo和Game Turbo(分别指系统18个月长期使用优化和游戏优化)都有AI的出现,它学习大部分用户以及个人用户使用习惯、软件自身调用规律,让硬件调动更聪明。 具体到游戏部分,自然不能绕过王者荣耀与吃鸡类游戏。 先说《王者荣耀》,开启高帧率多线程模式后,画面帧率维持在60帧左右,团战时会掉到59帧,部分场景突破60帧,达到了61帧。 在开启练习模式之后,连续释放大招,小米9的帧率能维持在59帧左右,20分钟的游戏之后,手机发热量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Game Turbo实时显示效果其次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小米9在这款游戏中的画面质量可以达到HDR高清,帧数设置可以达到超高,整体的帧率表现尚可。 在跳伞的时候,地面画面加载比较快,只是在视角转换的时候,会遇到掉帧现象,在人多的环境中也会有点卡顿,不过不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 在连续释放三颗烟雾弹时稍有卡顿现象,一局结束手机发热量比《王者荣耀》稍大。 仅从帧率稳定和画面卡顿情况看,米9稳定程度明显超过去年一众骁龙845游戏手机。 其余功能上,GameTurbo表现也不仅限于画面流畅性,功能部分它可以调整屏幕触控参数,比如滑动和点击的灵敏度,为游戏类玩家制造更好的操控体验。 虽然没有冠以游戏手机之名,但855加持让其天生在这一环节领先一步。 无线充电终于登堂入室在以前,睡前充电是无线快充的主要场景,它充电慢、发热大,但刚好解放了睡前插线那几秒钟的繁琐。 这句话不仅针对小米,而是所有智能机的现状。 充电设备全家福套装米9颠覆了这一概念,从数量看小米一口气准备了:高速无线座充、高速无线车充, 甚至还有无线充移动电源,不仅覆盖了充电的多个场景,更重要是充电效率明显升级。 官方称20瓦无线充能在一个半小时里给米9充满电(机身电量3300毫安时),评测结果也与其吻合,效率已经比不少有线快充都更好。 实测在机身电量37%情况下,米9的20瓦无线快充充电口输出端为15V-1.5A,输出功率22.5W(考虑传输过程损耗,最终手机端肯定会低于这个值),而在15分钟后,这一数值稳定在14.5V-1.4A,输出功率22.98V,基本与初始状态持平。 十分钟充电量14%,机身不热。 实测电流电压数据鉴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没有做更长时间的电量监控,但已有数据基本和官方结论近似。 小米利用多层纳米晶体结构,外加多股绕线技术以及电荷泵两级降压来达到降低感应电流和稳定提升电压。 另外为保持长期电功率稳定,小米还给充电器增加了主动散热风扇,所以尺寸上新无线充厚一些。 充电十分钟以后,你贴近它30厘米左右,能听到轻微风扇声,但不足以影响日常体验。 关于另外一款高速无线车充,我们准备了另外一篇文章,可以点这跳转观看。 拍照:足以洗白品牌的优秀表现我还记得最初拿着小米MIX一代那种颜值逆天但拍照举步维艰的纠结感。 好在去年小米MIX 3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而这次评测以后,米9终于是可以给小米的拍照洗白了。 镜头素质绝对够硬小米9后置相机采用索尼4800万超广角微距AI三摄组合。 其中,主摄采用4800万索尼IMX586旗舰传感器,拥有1/2英寸大底,支持四合一1.6m大像素;副镜头则包括1200万长焦人像镜头,以及新增的1600万120度超广角镜头,可支持4厘米超近距离拍摄。 还有多年旗舰没再提的相位+激光混合对焦系统,除了对焦更快,夜间还肩负调整测光白平衡的作用。 具体到样张的部分,以iPhone XS为基准,选择室内弱光、高对比度、微距、夜景四组场景做比对。 左为iPhone XS拍摄 右为米9拍摄首先是室内弱光,两者在弱光除对线条的表现力以及明度噪点控制处于同一水准,在高光部分苹果炫光抑制略胜半分。 在高对比度样张中小米胜出较多,在暗光细节保留、高光色彩过渡、以及整体锐度上都有着直观优势。 不过这组对比样张看米9偏色略微明显。 上为iPhone XS拍摄 下为米9微距环节两家在算法的关注点不同,毕竟对于手机而言微距靠AI是种物理客观事实。 其中4厘米微距让小米构图的主体更突出,对焦内边缘的虚化更为准确。 而苹果在焦外虚化部分光斑明显更漂亮。 整体来讲iPhone XS的表现力略胜一筹。 上为米9拍摄 下为iPhone XS拍摄鉴于如今手机普遍都拥有手持夜景模式和普通模式,夜拍也是手机一贯难点,所以夜拍部分需要多费点篇幅。 首先是普通拍照模式,两者在噪点控制、测光与色温、整体曝光上表现了高度一致。 就算现在把两者混放,单纯从以上几个层面二者完全难以区分。 唯一的区分在于高光抑制情况(就是最亮的那盏灯会不会过曝)。 米9虽然整体曝光以及大部分霓虹灯亮度均和苹果保持相同,但画面最高亮的一两点,会有比较明显的炫光和过曝。 从左到右依次为米9开启手持夜景米9未开启手持夜景、iPhone XS拍摄到超级夜景状态下,米9的手持时间在两秒上下,冬天室外用不会觉得太为难双手。 对比iPhone XS无论高光细节还是暗部细节都有明显提升,这也是目前苹果在夜拍的短板。 另外米9手持夜拍同样会有算法的痕迹--画面轻微油画感,但对于高速物体移动的拖影处理不错,能比较好的削减人物残影。 手持状态下大楼边缘有轻微油画感 人物走动拖影不明显此外小米还准备了能兼顾周边背景的智能瘦身自拍;利用AI调整参数,用长焦镜头放大来达到与20倍变焦的拍月亮模式;以及跟随运动主体类似云台体验的视频跟拍等功能。 不过鉴于评测机固件更新问题,这些功能目前还未能体验到。 更多米9样张一览更多米9样张一览更多米9样张一览总之,如果想买一款拍照不错的旗舰机,小米从去年的MIX3开始就已经能跻身于你的购物清单;如今米9稳定提升,终于到了手机拍照的高手层面。 一些比较能打的小细节一、深色系统AMOLED由于自身发光特性在黑色下更省电,也因此深色系统在A屏普及以后注定会成为必备品,实测黑色不光是省电,在夜晚视觉效果会更舒服。 至于实际功耗会省多少,其实是个比较难掌控的问题,毕竟用户停留在应用里的时间会更长,这与单纯的系统配色关联不大。 二、全新音频系统米9由于采用SLS超线性单元扬声器以及高电压Smart PA功放,所以号称迄今为止外放效果最好的小米手机。 这一功能此前评测里面关注不多,但那天偶尔唤醒家里的小AI同学时,手机的音质和声音大小竟然没比mini音箱差多少,印象就很深刻了。 而在日常看电影和玩游戏中,这种优势也有体现,米9声音表现会更立体。 评测总结拍照、性能、充放电、游戏,从以上几个角度看,米9自然能当得能打这个称谓。 再算上更好的扬声器系统、目前最好的NFC读写卡扩展功能、MIUI的AI语音、双频GPS加成,米9,完全称得上是一款全面能打的旗舰手机。 官方宣称这款手机上包括了大小118项改进,为的也是把小米从原来的性价比旗舰,变成全能旗舰。 至于颜值这个开放性话题,这款手机足够有工艺上的诚意,但冠之以最好看的小米手机,我觉得下一代仍旧有不少发挥空间。

回顾小米发展历程,16-18年几乎被淘汰出局的小米,经历了什么?

2010年4月,中关村银谷大厦。

雷军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名为小米的手机公司就此诞生。

同年8月MIUI内测版发布。 11年10月,小米正式发布自家首款3G智能手机小米M1,雷军和他的小米的传奇旅程就此开始。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其自家的MIUI系统在安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内容,其易用性广受好评,也帮助了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不俗表现。 小米1到次年下半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台。

2012年8月,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2发布,同样一开售便被疯狂的消费者一扫而光。

到了2013年,全球MIUI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

14年,小米全年累计销量暴增至6000万台,堪称业界奇迹。

15年,小米销量增速开始放缓,但小米手机4的累计销量依然破千万大关。 至此,小米已独占全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小结:此阶段的小米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 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品牌层出不穷虽价格较低但质量堪 忧。 小米凭借低廉的价格,较好的品质成功搅局,其低价策略符合当时大部分国人的消费水平,从而满足了其智能手机需求。

2. MIUI系统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 比起其他品牌的原生安卓系统,小米的系统诸如取消应用抽屉等设计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3. 主攻线上市场。 当时网络购物正处风口,互联网的高便捷性使得小米品牌得以迅速传播。 同时小米极具前瞻性的线上策略为其节省了大笔渠道成本,这也成为了小米手机售价如此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快速增长与扩张之后,2015年,小米出货量增速终于出现了下滑。

从内部看:

1. 低价策略虽在前期帮助小米赢得大量市场,但其短板也显然易见:首先,微薄的利润使得小米资金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次,利润空间过小意味着降价空间几乎为零,这使得小米承担库存积压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迫使小米手机生产出货一直放不开手脚,反应在市场上便是小米手机似乎永远要抢、似乎永远处于缺货状态。

雷军开始被外界冠以“耍猴”的名号;再者,低价策略让小米越来越成为了低端、屌丝机的代名词,小米品牌形象每况愈下。

2. 主攻线上市场的策略在前期非常奏效,但随着网购的逐渐成熟和其他品牌网络渠道的跟进铺设,小米的线上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群体正在逐渐由年轻人扩大到包括中老年人的全年龄段,线下市场重回大众视线——线下市场正是小米的一大短板,更糟糕的是,线上市场反倒由于假货等原因被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抵制。

从外部看:

1. 国内正处于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酷派、金立、波导、乐视等新势力不断加入,其中不乏性价比极高者,消费者有了除小米之外的新选择。

2. 手机市场在不断扩张下开始进行细分。 OPPO、vivo主打年轻 时尚 ,华为主打商务,三星、苹果、htc则牢牢把控高端市场,小米并没有及时做出品牌定位(或者说其“发烧”定位的受众群体实在太小),仅靠性价比已经无法赢得消费者青睐。

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小米出货量增速的下滑。 然而,当时的小米不知道的是,增速下滑只是一个开始,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们即将面临如同高空速降一般的衰落,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小结:

可以说低价策略对小米产生的影响很早便显露了出来。 过分执着于性价比使得小米固步自封,仅仅看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于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需求的细分化和消费升级,小米则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线下市场的重新崛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华为、OPPO等品牌线下布局可谓无孔不入,甚至全国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镇集,这些本应该最认同小米低价策略的低端群体反而被其他品牌收入囊中。 这成了小米的软肋,这些品牌线下市场的深入如同一把钢刀正中小米心腹。

2016年2月24日,国家会议中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一片,小米5的价格尘埃落定——1999元 。 依然是1999,小米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代机型:小米5。

实际上,随着通货膨胀和当年闪存成本的“突飞猛涨”这个价格留给小米的利润空间已经不言而喻,但小米依然坚持着自己高性价比的理念,坚持为消费者做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对于小米5的反应显然没有米粉们在雷军面前大声喊出小米5 1999元的定价时强烈——小米5全系列最终销量定格在920万台。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手机销售成绩。 但是不同的是,小米旗舰机本身定价偏低,销量本该更高才是。

更何况,同样是1999元,上一代小米4系列销量达到了1400万台。 随着自家旗舰的失利,小米全年出货量由2015年的6490万台降至当年的4150万台,市占率更是由去年的15%应声暴跌至8.9%,市占率跌出前五,即将成为“others”的一员。

2016年对于小米而言无疑是难熬且失败的一年。 2017年小米似乎做出了一些改变。

2016年10月,堪称小米里程碑的经典之作小米Mix发布。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万家灯火中,团圆饭桌前,小米Mix赫然登上春晚,出现在千万家大荧幕之上。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小米Mix,借着4457万元的天价广告位,伴着新年钟声的袅袅回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这场价值四千多万元的豪赌,却落得满地狼藉。

小米Mix最终成为了叫好不叫座的教科书式产品。 实际上,Mix本身是小米炫技产品,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销量不好并不是其主要问题。

作为国内用户能够真正买到的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Mix却只开了一个好头,最终落得一个狗尾续貂的下场。 小米Mix一经发布便广受业内人士好评,但宣传和教育上的不足使得大众并不能接受Mix这样的“异端”。

春晚广告看似高端但实际上只是一群 科技 宅的自娱自乐,春晚的受众最终是大众群体,米粉或许能看出Mix的出众之处但普通大众第一次看到她时可能会以为那是一台显示器或者平板电脑。

因此这个天价广告并没有对圈外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 实际上,小米Mix在春晚上的宣传短片仅有短短的30秒,导致这次广告宣传虽面积广泛但教育性并不高,大众对于“全面屏”“陶瓷机身”等概念依然是一头雾水。 另外,小米Mix因产能等原因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这使得其与自身高达三、四千元的身价极其不符。

最终,小米Mix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走向全面屏时代的开山鼻祖,但自身也只能成为米粉心中的一段难忘记忆了。

同年4月,万众瞩目之下,无数米粉心中之最——小米6正式发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雷动,但1999的起售价,已然不再。

也许是认为小米6足够优秀,也许是成本压力过于巨大,小米6起售价最终确定为2499 。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小米6都是一款绝对优秀的产品,或者说是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也不为过。 她是无数米粉心中的一代经典,是一代神机,是一件艺术品,她被界内人士津津乐道,她的影响持续至今,她催生的大批“米6钉子户”直至今天,数量仍然巨大。

然而讽刺的是,与这样一部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相伴的,却是小米史上最惨淡的旗舰机销量。

从专业角度来讲,米6绝对是成功的,但从商业角度来看,米6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小米6最终销量仅550万台,成为当时小米史上旗舰机销量最少的机型。

Mix与米6两款优秀作品的陨落成为了压垮小米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此,小米几乎进入了全员一级战备状态。

小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小结:

小米多年积累的问题在16、17年全面爆发。

首先,小米对于线下市场的忽视之严重超出想象。 线下市场捉襟见肘使得小米在商超、手机城等地点几乎销声匿迹。 手机卖场里,随处可见OPPO、vivo的推销员卖力讲解,而小米专柜或是没有,或是藏于最偏僻的角落。

而三四级市场甚至是村镇市集市场则被OV两家完全垄断,小米没有任何机会。 在当时,大城市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国内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全部来源于三四级市场。

这些地方恰好互联网发展较为落后,大部分人仍没有网购习惯甚至不会网购,小米长期耕耘的线上市场对比其他品牌虽仍有较大优势,但在小型城市或城镇村集却无的放矢,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OV两家耗费巨大成本苦苦经营的线下渠道终于有了回报,在17年迎来爆发。

其次,长期坚持的性价比理念已经成为小米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小米长期走低价战略,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几乎无法挽回的“低端、屌丝”印象。

在手机市场四处开花的16、17年,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随着消费升级从生存发展需要升级为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各个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花费高额成本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 而小米此时显然已经落队很远了。

2010年创立,一次次创造行业神话,一次次突破极限的小米,终于遇到大麻烦了。

回顾一下2016-18年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全面雄起,索尼、htc销声匿迹,三星在经历16年爆炸门事件后也节节败退。 而国际手机厂商吐出的这一大块肥肉,却几乎半点没有落在小米嘴里。

无论是华为长年的技术积累,还是OPPO、vivo不懈的线下耕耘,在2017年前后都赢来了巨大回报。 反观小米,似乎成了一个要啥没啥的穷小子,值得闷声吃瘪。

2018年5月31日,小米8正式发布。 没有期待,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 这就是一款…手机,或者具体点,是一款小米史上最平淡无奇的一款手机。

现在来看,这也许是小米的一种妥协,实际上也是对于危机的应急式的处理。 小米6叫好不叫座的伤痛或许太深,本就深陷危机漩涡的小米无法再次承受。

小米没有资格再去折腾了。

稳妥成了小米唯一的路:造出一部适合所有人用的手机,以销量为核心,以利润为纲领。

然而,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的小米8,却带来了令人惊讶的销量。

或许是想让小米6身上的讽刺更深一点。 这款所有米粉皆不看好的手机,却豪取1000万台的销量,成为了小米的救命稻草。

小米8在销量上的成功也帮助小米在当年重返全国前五,小米全年总出货量更是破亿台。

然而,小米8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小米危机的化解呢?

显然,表象的成功并不能掩饰深层的危机。 小米的危机非但没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小米全年销量虽然破亿,但销量大头全部在价格低廉的红米头上,这些手机只是走量,利润微薄

再者,小米8的成功只是因为产品特点本身所带来的,它从机身正面到背面全部模仿iPhone X设计,几乎没有小米自己的特色,成为了像《小时代》那样的叫座不叫好的爆款。

这样的作品,赚快钱跑路或许还可以拿来一用,但对于小米这样体量的公司,如此做法,堪比杀鸡取卵,长此以往,必将自绝后路。

市场是残酷的,小米8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小米品牌形象和口碑加速崩塌。

市场上,更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放弃小米,中年人选择华为商务旗舰来展现自身身份气质,而年轻人选择OPPO、vivo展现自己的年轻活力,选择小米的,似乎真成为了没有追求的“穷屌丝”。

“友商”也迅速抓住机会,开始落井下石:荣耀开始频繁在社交平台和小米“亲密互动”,甚至荣耀CEO赵明也时不时侃上两句,视频网站上出现的荣耀旗舰与小米8的横向评测越来越多。

荣耀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拖住小米,使小米成为和荣耀同等档次的品牌,从而让华为独享国内高端市场。 事实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荣耀已经做得非常成功。

当年的小米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抄袭、缺货、耍猴、饥饿营销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OPPO、vivo已经开始高端品牌的建设,而荣耀的老大哥华为更是一家独大,独霸整个国产手机高端市场。 更加危险的是,OPPO、vivo也相继推出主要面向线上市场的z、iqoo、realme等高性价比产品针对小米。

小米面临着不仅新的市场无法开拓,固有市场还要被分一块肉的危险。

小米8的成功,看似成了小米公司最后的回光返照。

小结:

小米在这三年内持续走下坡路的核心原因是未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化,没有针对市场变化做出战略调整。 小米6在销量上的失败让小米公司被迫推出小米8。 而小米8在设计上的失败使小米陷入了两难境地,甚至是更黑不见底的深渊。

2019年1月18日。 红米独立。

无需多言,无需修饰,这四个字对于小米,各个雷霆万钧。

2月20日,小米9发布,圆润机身,超薄机体,超轻手感,一眼望去,似乎怎么也不像是小米家的产品。

我来评价的话,小米9是一款失败但伟大的产品。

失败是因为其惨淡的销量:仅仅247万台的可怜销量打破了小米6的最低纪录,也让她的生命周期提前结束——小米9仅在发布9个月后就宣布下架。

但她的伟大,在于大胆的尝试。 小米9是一款完全不同于小米以往思路的手机,小米9在早期便投入大量宣传,更是斥资请王源作为品牌代言人。

其轻薄的设计也属于小米手机中的异类。 这表明小米终于开始向市场妥协,开始研究市场需求,以此调整自身战略。

但小米显然还是被危机吓昏了头,病急乱投医,小米9完全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是模仿OPPO R系列成功产品的结果,其自身几乎找不到小米的一点影子,甚至机身颜色也偏女性化。

小米忽视了自身品牌受众的需求,没有做好市场需求和自身品牌特色的融合,而盲目地迎合市场推出了小米9,非但大众不接受,就连米粉也是对其敬而远之,其销量自然以惨淡告终。

但至少小米9的出现意味着小米已经意识到了企业自身的危机所在,已在谋求改变。 事实上,小米的改变,也确实自此开始。

“由于红米主要定位中低端入门机型,一定程度上使得小米的品牌形象被低端笼罩,对于小米发力中高端造成了拖累,不如就将红米单独运营。 ” 小米集团CFO周受资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红米的独立,标志着小米的高端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2019年5月28日,红米K20发布,依然是掌声雷动,依然是1999,只是台上喊出价格的人,从雷军换成了卢伟冰。

1999起售价的回归告诉大家,从前的那个小米回来了,那个经历了米6、8、9三代痛苦转型的小米终于回来了。

从此,中低端市场的大旗,正式由雷军交接给了卢伟冰。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卢伟冰不断活跃于各大互联网平台,到处鼓吹红米手机并有针对性地碰瓷荣耀。

视频网站上,荣耀手机的横测对象逐渐由小米换成了红米,在经历了note7、k20、k20pro等几代机型的更迭后,红米彻底坐实了中低端市场。

而雷军,他要去干真正的大事了。

小结:

红米独立是小米极其关键的一步棋。 在当时,每况愈下的小米内外兼优。

从内部看,产品线混乱,产品定位不清晰都是促成和加重小米危机的原因。 过于坚持性价比使得低价高配机型影响自家高端机销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推出的产品除了性价比别无特色,推向市场没有受众也是当时的小米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外部看,其他品牌正在设法蚕食小米的大本营——线上市场,而自身品牌形象的崩坏也使小米处于极度被动的地位。

说到底,小米并没有找到自身特色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较为合适的切入点,处于既无法完全以性价比为核心,也无法完全向市场妥协的两难境地之中。

2020年2月,小米冲击高端的首款产品——小米10、10pro亮相,定价3999、4999起。

这是真正的旗舰。

旗舰的配置,旗舰拍照,旗舰的系统,旗舰的体验同样还有…旗舰的售价。 不管外界看法如何,小米10用其惊艳的表现堵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嘴巴。

截至2020年11月,小米10销量已经破800万。 3999的高售价丝毫没有阻止消费者的热情。

同年8月,小米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小米10至尊纪念版,同时将售价提高到6000元档次。

2020年12月,小米11发布,21年3月,小米11Pro、Ultra发布,小米手机售价上探到7000元级别。

但需要说明的是,小米高端旗舰并非不“性价比”,与同级别竞品相比,小米产品配置往往更高,用料往往更足,可谓是重新定义了性价比一词。

与此同时,红米在中低端市场坐实后,也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价格不断上探至3000元档次。 现在,小米、红米产品定位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价格区别:两者价格定位时有重叠。 在后来的发展中,红米也不仅仅是中低端,而是与小米形成了部分并列且各自明确的消费市场。

小结:

此时的小米,已然在高端市场牢牢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全国手机市场均不景气,各大手机厂商出货量均下滑的情况下,小米出货量却逆势增长2400万台,总出货量达到了1.46亿台。 在经历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实践后,小米终于得到了一口喘息的机会。 然而,商场如战场,小米面临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小米成立初期借助快速建立、成本低廉的线上渠道取得性价比优势并迅速打开市场。 小米的性价比理念帮助其收获了大批粉丝,并在前期帮助小米销售了大量产品。

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国内手机市场急剧变化,行业洗牌加速,淘汰出局者逐渐增加,小米未能及时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也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米的性价比优势最终成为累赘,不但影响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阻碍了小米整体的转型。

而在手机增量市场下沉的过程中,小米也未能及时调整线下布局,使其错失了最宝贵的三四级手机增量市场。

但小米最终是通过哪些手段做到转危为安,成功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的呢?

首先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小米初期所谓“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受众太小,无法在普通消费者人群中引起共鸣。 从15年开始,小米的新slogan“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科技 的乐趣”明显更加亲民,而且受众面积更广,最近小米logo的更改更是朝着年轻化更进一步。

其次,小米终于对其混乱的产品线做出了一些调整:首先,明确并细分了各个产品线:如数字系列、Mix系列。 红米Note系列、K系列等,一改以往产品线混乱的局面。

其次,分离红米为子品牌,主攻线上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精简小米产品线,专攻高端市场。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加速下沉,补齐线下短板。 2017年小米开始在线下扩张小米之家旗舰店。 接下来两年内小米之家数量剧增,目前为止小米之家已经覆盖全国270个县市。

再者,小米在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文化的营造上可谓费劲了功夫。

雷军的“老实人”人设经过长年积累已经深入人心,目前雷军本人就是小米最好的品牌文化和理念的宣传平台。 而之前小米深受其扰的性价比屌丝机问题现在则被灌输新国货、新理念、理性消费等理念。

这些措施为小米培养了大量的米粉,小米的粉丝营销有多恐怖不必多谈。

最终小米与他的米粉们一同实现了消费升级,避免了被淘汰的命运。

小结:

直观来看,小米似乎仅通过小米10一款产品就成功实现了逆转,这看似不可思议,实际则并不令人惊讶。 小米在小米10推出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

小米通过红米独立和雷军的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引起舆论关注,并借势传输自己的价值理念。

接着,小米于19年9月推出概念产品小米Mix α,这款小米炫技之作从未上市,却为小米赚足了眼球,其的售价更是明确传达了小米冲击高端的信息。

在红米K系列也取得了市场认可,稳固住中端市场后,小米10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一鸣惊人。

实际上,现在的小米虽说已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面临的问题却一点不比几年前少。

除此之外,小米目前的高端只局限于终端产品的高端、硬件上的高端,而在手机系统、生态链建设、售后服务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依然不像是一个高端品牌。

小米现在必须全民秉承高端思维、大店思想,像类似于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公关事件对于高端品牌的建设绝对是致命的。

虽说问题不少,但就产品而言小米目前还是足够优秀,最起码对于米粉而言,小米的性价比无需操心,买买买就完事了。

黑神话 影响探索体验 老外谈 但瑕不掩瑜 空气墙
中国 产业释放 磁吸力 展现创新实力 市场前景广阔 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