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从熔炉到远海——孔枝泳作品分享会”在北京PAGEONE五道口店成功举办。作家止庵、翻译家徐丽红、韩国文学播客“云中电波”主播阚梓文,与《远海》、韩国作家孔枝泳一起,围绕其创作的《熔炉》《远海》等作品展开交流,与线上线下的读者一同走进孔枝泳的文学世界,分享她对文学的信念与期待,以及她在小说创作道路上所坚守的准则与责任。本次活动由新浪平台直播,线上参与人数超120万人次。
孔枝泳(Ji-young Gong),1963年生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英语系毕业。著有《熔炉》《远海》《亲爱的女儿》等,曾创下三本书同时进入畅销榜的纪录,形成“孔枝泳现象”。她的作品直接、诚恳、穿透人心,擅长以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不合理的现实,被誉为“韩国文学的自尊心”,深受一千二百万韩国读者喜爱。孔枝泳曾荣膺21世纪文学奖、吴永寿文学奖、李箱文学奖等几乎所有的韩国文学奖项。
《远海》讲述了一名即将成为祖母的妇人李美好与初恋分开40年后重逢的那一天。李美好和约翰曾是一对恋人,后来约翰不辞而别,恋情终究没有迎来完满的结局,还留下了不少疑问。40年后,李美好在Facebook上“邂逅”了曾经的恋人,两人约定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见面,在一天的相会中,故事娓娓道来,真相也徐徐展开。
一、“这是我人生中最闪亮的一个瞬间”
“我有一个想法,人不会因为遭受困难去死,但如果被误会却会去死。我不希望他们感到绝望,我希望他们能够有说出自己委屈的机会。”数次见证社会事件中弱势群体的惨痛经历后,孔枝泳感到震撼与痛心,并开始思考作为作家应如何替受害者发声。尽管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她仍始终坚持为弱势群体而书写。电影《熔炉》上映后,孔枝泳收到了许多来自受害者家属的感谢,也逐渐受法院邀请,为韩国法律的制定提供参考。“后来韩国制定了反对性暴力、保护残障人士等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可以说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优秀的法律,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这是我人生中最闪亮的一个瞬间。”
徐丽红关注孔枝泳已经很长时间,她将孔枝泳与朴景利、朴婉绪等韩国女作家的女性塑造能力相对比,认为孔枝泳是介于前辈女作家和新生代女作家之间的中坚力量。孔枝泳的作品中,在赞美女性传统美德的同时,也开始反思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榨,渐渐注重女性的自我感受。“这种写作倾向在《熔炉》之后达到一种顶峰状态。我知道孔枝泳老师一直是温柔的,但是其作品本身,尤其在《亲爱的女儿》和《远海》当中,明显变得温柔而坚定。虽然她的语气平和,但同样也是很有力量的文字。”
“《远海》这部小说可以多重解读,如果我们对韩国历史了解多一点,读出的层次就会多一点。如果不了解,也可以当成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看。”止庵特别拈出《熔炉》与《远海》两位女主人公的父亲尽管身份不同,遭遇却是相同的这个例子,指出两部看似风格迥然有别的小说,原来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这种细读的方法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家的深意。“既能够写出《熔炉》,又能写出《我们的幸福时光》《远海》,这样的作家本身一定内在张力很大,而且什么题材都能驾驭,都能写得最好,该义愤的时候义愤,该沉淀的时候沉淀,她能把握到人与人之间很微妙的情感。”
二、“废品场里也可以盛开出玫瑰”
不管是《熔炉》还是《远海》,都是以韩国社会事件为背景。孔枝泳曾对此感到担心,“国外读者们能理解吗?”但在多次和韩国以外的读者见面后,她发现人类有很多感情是共通的,像感动、高兴,或是悲痛等等。孔枝泳认为,中韩两国的民众怀有以文学介入社会现实的共同期待。“《远海》里有一个章节提到,在韩国的一个外国记者曾经说过,在韩国实现民主主义是一个比在废品场里养出玫瑰花更难的事情。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只要我们有种子,废品场里也可以盛开出玫瑰。文学的力量就在于给大家这样一份期望。”
“韩国和中国的关系很特殊,离得很近,看似社会存在很多不同,但是又有非常相似的一面,我们经常能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自己的身影。”徐丽红回忆起韩国文化引进中国的历程,认为读者能从韩国作品中寻找到东亚人的共鸣,韩国女作家的努力在其中功不可没。“她们非常勇敢、非常大胆地书写现实,把鲜活的生活现场呈现给我们。有人说孔枝泳老师是韩国文学的自尊心,这个话已经不足以描述孔枝泳老师的地位,我觉得她是女战士。”
“人类的情感,那些最微妙、最细腻的东西未必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需要有作家把它准确而深入地写出来,孔老师把它写出来了。”止庵结合细腻的阅读体会,认为孔枝泳能身临其境、毫无隔阂地塑造人物,让《远海》真正的微妙之处遍布字里行间,每一句都富含情感转折,它的全部魅力就在阅读时和阅读以后的品味与回味。“我希望大家能够去读这本书,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堪称是对人类情感的一次非常细腻、周全的分析和体验。”
在讲述社会观察与创作目标之后,孔枝泳也表达了对中国读者的喜爱和感谢。在场嘉宾结合翻译、阅读等体验,分享了对《远海》的精彩解读及对中韩文学的深刻洞见。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学之旅,也是一场精神漫游与人生开拓。(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