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 两新 加力提升 政策效能

(原标题:加力提升“两新”政策效能(财经观))

从供需两端着手,各领域强化协同,增强央地联动,让支持“两新”的财政投入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今年以来,我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推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助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此次支持“两新”的财政政策,创新性强、协同力大,财政投入政策效能显著,企业和消费者投资消费积极性得到调动,各领域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看政策“落点”,财政资金既支持“供给侧”,也激励“消费端”。一方面,中央财政明确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等,同时,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和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企业通过“更新”提高产品迭代升级能力,用更好的产品吸引居民“换新”;居民“换新”增加消费,进一步刺激企业投资扩产,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看政策目标,既拉动总量,也优化结构。“两新”政策,也是放眼未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此次中央财政支持“两新”的政策,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比如加大对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的补贴,支持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等。在政策带动下,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达到102.7万辆,环比增长17%,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续两个月突破50%,预计全年将实现200万辆低排放标准乘用车退出。财政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工艺更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助推产业向“新”向“绿”,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看政策执行,强化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打好政策“组合拳”。中国人民银行设立额度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消费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200亿元,帮助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工业设备、环境基础设施等8个领域设备更新实施细则,汽车、家电等4个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等配套举措已全部印发实施;各省级财政部门积极安排配套资金,并聚焦企业和群众反响热烈、呼声较高的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激发投资消费潜能……从中央到地方,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两新”政策落实落细的强大合力。

“两新”财政资金投入大,涉及领域众多,接下来,各地应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强化央地联动,确保地方负担部分落实到位,同时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政策直达快享。对“两新”政策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也要从严监管,保障资金安全,特别要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负面清单”要求,防止资金挤占、挪用,确保资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

目前,支持“两新”工作的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各地资金使用兑付进度不断提速,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更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18版)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服务宗旨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坚守“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宗旨在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以及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院秉持以人为本、兼容并包、自由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环境。 研究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严谨治学、充满活力、结构合理、学缘相近的学术团队和人才群体,以年轻博士为主力军,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目前,研究院共有研究人员21名,其中包括教授17名,副教授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12名成员。 团队中,3位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位是省级学科带头人,显示出研究院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研究院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服务地方政府决策上,研究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和专业咨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地方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 同时,研究院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聚焦区域经济特点和需求,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通过坚持学术至上、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理念,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宗旨,为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宝贵的智力资源,展现出其在学术研究和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支持高质量发展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支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如何着力扩大内需以及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9.71万亿元,增长17.1%。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财政政策将“加力”适度加大扩张力度,“提效”则是提升政策效能。 这包括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均衡区域财力水平以及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要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商品供给质量和促进销售渠道畅通等三个方面激发消费潜力,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继续用于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力度不减。 助企纾困和保障民生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强调,税费支持政策将继续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部门将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制止乱收费。 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总结而言,通过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支持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努力实现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以期在扩大内需、助企纾困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财政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提出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什么值得关注?

更新了下今年的财务计划。 全年用丁帮助企业减少病毒影响的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和基本持平。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 这些钱主要支持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重点项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现代农业等领域,安排新增地方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约1.5万亿元。 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2%,地方数据还没出来,但应该报表上会减少一些。 总结了财政收入(可以看出各地经济状况)。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10.2%。 央、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4.7%,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1%、13.7%,16.5%,-3.5%.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分别增长44%,49.4%,34.7%,40.9%。 能源领域大好。 福建、山东、浙江保持平稳增长,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幅分别为6.7%,6.3%,4.2%,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被病毒大幅影响外,这三个省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说了下钱花到哪了。 这个太细,只选几个有意思的点说下。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目前已下达597.58亿元。 还没到就业高峰期呢,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高校生今年就业并缴纳失业保险,给招工企业1500起步的补贴。 采购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可倾斜到谁那大家都应该懂。 大批今年下发的产业扶持资金,都已发了9成以上,财务手里可打的牌没多少了。 只能再增发。

给房地产的钱很少,还没到兜底的趋势。 总得看来,下半年会继续沿着重点基建工程,大农业大农村,环保和绿色能源三个大管子灌水。 大批小管子只能承接全国范围百亿级别的灌水。 保就业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灌溉体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保持一定支出强度,更加注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量降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实体经济平均融资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利息负担,有效应对成本推升型通胀;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快破除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强化城镇就业扩容提质;努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基础上,边际上可适度宽松,保持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充裕。 既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工具等结构性工具,也要注重货币政策总量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合考虑短期宏观调控和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恢复更加稳固和平衡,2022年应度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做好跨周期调节。

众所周知,经济政策总是首先诉诸政策文件中的语言词汇,然后再落实到政策操作层面。 因此,文件中重要提法的变化是政策变化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这一特点更为鲜明。 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一股都有文字数量限制,文风特点是不解释原因,一句话一层含义。 这种高度凝练的文风意味着,政策文献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是决策层深入研究和精心推敲的产物,提法的变化往往代表着决策者思想理念的变化。 因此,从“宏观调控”到“宏观经济治理”,这一提法的转变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政策含义

这里比较在意“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说的是什么。 想要扭转经济颓势,现在看来只有财政政策工具一条路可以走,加杠杆维持公共开支,尽可能的降低居民口的压力,让居民的消费逐渐恢复。 如果仅仅还是靠着货币政策,比如鼓励大家借钱,一个是效果有限,另一个钱很可能进入金融体系空转徒增利息,所以是时候动用中央的负债了,比如发型特殊国债弥补财政赤字。 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分配改革都是举步维艰,既然分配做不动,在这种情况下加杠杆要好过居民加杠杆。

现在是什么时刻?是不是已经是要确定牺牲哪部分财政收入的时刻?那第六条“严肃财经纪律,整饰财经秩序”: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行为。 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遏制财务造假行为。 组织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行为严查重处,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是想表达什么?在实际操作层面是不是又会成为重点?

财政纪律当然要维护,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这是工作的底色不是重点任务,是法律、税收部门的日常工作,有必要在财政政策报告中着重强调吗?你这一强调是不是事实上对前面的政策构成对冲?其次牵扯到一个老问题,现代财税征缴的精神应该是“低税率,严征管”,我们给搞成了“高税率,宽征管,选择性征管”,这就牵扯到倒逼企业寻租逃税,有关部门选择性执法的常态(寻租空间大),甚至阶段性放松,秋后算账的常态,这是正常的国家治理逻辑吗?(附带说,我国普通人在面对法条、规定、政策、通知上也有类似困境)。

眼下的经济困境不是投资不够高,而是投资太高挤占没了消费,还在那投投投,收钱投、借钱投,印钱投,钱谁还啊?一两代的钱霍霍了还不算完,后代(或有)的也要霍霍,投资的边际效用低到啥程度了?低到你根本不知道还能投点啥了,真就硬投,老百姓已经揭不开锅了,还在翻修公路与花坛,美其名日以工代赈,两难自解,问题是这里面除了农民工喝的那一点汤水,钱到底到谁的账上心理没点数吗?你直接把钱发下去效果是不是好上5倍,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点,第五点“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就很好,能精简合并一些更好。

借笔下人物展传奇人生 寻她芳踪·张爱玲 在京上演 浙江话剧团
网友辣评 输不起 郑钦文四连败萨巴赛后握手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