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最新解读 财政部重磅消息影响几何

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会上,财政部提到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的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海通宏观研究梁中华团队对此认为,财政周期,序幕开启。

在梁中华团队看来,财政部强调“目前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虽然具体的财政资金数量安排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后才会向社会公开,但本次发布会的“积极”表态,反映的是财政态度的变化。

梁中华团队认为,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有较大的潜力,但短期也需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我们认为为了推动经济回升,积极的政策会持续发力。但从节奏上,我国出现一次性大规模强刺激的可能性也不大,政策会渐进式地推出,根据经济状况变化逐步加码政策力度。”

从货币政策来看,我国政策利率还有降息空间,渐进式的降息或仍会发生。但也要考虑到,我国7天逆回购利率已经降至1.5%,作为新兴经济体,考虑到利率和汇率之间的权衡,政策利率到特别低的程度似乎也可能性不大。

同时,货币政策主要是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否会带来融资的明显增长,还需要实体部门的发力。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融资往往具有一定的“顺周期”属性,这个时候要推动融资的增长和经济的恢复,需要“逆周期”的力量发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财政逆周期调节力量的加码会是未来的趋势。

为推动经济进一步恢复,财政政策或沿着积极的方向持续发力。我们将公共财政收支差额、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政策性金融债券净融资、PSL融资、城投债券净融资、铁道债净融资加总起来,来估算广义财政赤字的力度。截至2024年8月,连续12个月年化的广义财政赤字率为7.8%。相比之下,2022年高点为11.7%,2020年高点将近13%。

10月12日的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明确表示,逆周期措施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根据经济稳增长的需要,财政政策有空间、有意愿在明年继续发力。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此次发布会最值得注意的短期增量政策集中在补充地方财力和辅助地方化债层面;而长期政策最值得期待的是:1.“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2.基于“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这一判断的后续安排。

华泰证券认为,短期看,由于增量政策、尤其是补充地方财力的政策将在今年内实施,四季度财政支出明显加速的概率较高。综合看,财政部、央行,以及国家发改委的,针对今年的增量政策对四季度同比、环比和名义增长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提振,并有助于今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这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财政部领导对于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介绍,二是后续即将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措施。市场关注重点可能集中在第二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一些细节也需要重视。

研报认为,态度决定一切:未来财政发力存在较大想象空间。总体而言,囿于流程约束,本次新闻发布会对于政策措施具体规模着墨不多。“从政策重点看,基本按照化债—地产—三保消费的排序,年内增量政策规模预计有限。但是,相对于已经公布的政策措施,我们觉得本次发布会体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值得关注。”中央要不要加杠杆,杠杆资金用于哪些领域?一直是最近几年市场关注的重点。从近期政策信号看,一方面“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另一方面财政发力的思路和投向也在逐渐调整,未来几年财政发力存在较大想象空间。因此除了继续跟踪年内政策安排外,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未来政策的态度和定调更值得关注。

研报称,“对于债市而言,我们觉得在央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增量供给因素扰动影响有限,利率走势最终还是要回归基本面。” 高质量发展导向叠加政策逆周期发力,意味着经济增速下行斜率可能放缓,但趋势不变。因此长债利率上行风险较小,中枢下行的确定性仍然较高。信用方面,考虑到政策对于化债关注度较高,置换债额度明显超预期,28年完成“十年化债”工作的难度明显降低,对于地方政府和平台债务压力将有明显缓释作用,因此短期可能利好城投信用利差修复。不过,城投市场化转型仍是大势所趋,背后的政府信仰可能逐渐弱化,因此不同区域、不同资质主体的信用分化可能会逐渐显现,期限利差修复可能需要观察。

责编:梁秋燕

校对: 杨舒欣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笑模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 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 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中。 道·琼斯根据美国股中的经验数据。 总结出牛市和熊中的不同市场特征,认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为三个不同期间。 牛市第一期。 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中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 大部分投资者对中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 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中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睛逐步选择优质股买入。 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巨目抛售者平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 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人中,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人们人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 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中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 中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 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于超过一: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 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 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 此外,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 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 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利好消息。 废品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 同时,炒股热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人军。 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中场就会出现转折 熊市第一期。 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未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 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 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 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 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 因此,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 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活,大跌就可能出现。 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问调。 其实,这是股中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 这一阶段,股票市场、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大多,想要买进的人反而困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 加剧股价急速下跌。 在允订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卜.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人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 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 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 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 熊中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 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 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 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派轿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件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 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碰羡缓人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 一般来说,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中短,大约只占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不过每个熊市的具体时间都不尽相同,因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差异会有较人的区别。 回顾1993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转熊,再由熊转历史上的熊市一、1883年(清朝光绪9年)上海因股票引发的金融风潮 大多数中国人直到1991年之后才知道股票市场里有这么多名堂,其实,早在清朝1882年中国人就开始炒股票了,同样玩得心跳。 当时虽然没有什么证监会,没有那么多券商的营业所,但利之所驱,市民们除了抢购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这些“绩优的蓝筹股”外,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只要有股票发行,市民就竞相枪购,似乎只要枪到股票就能发财,这个劲头和一百多年后深圳抢购股票的劲头一模一样,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就是。 当时的报纸上和现在一样,专门开辟专栏介绍各只股票,正式有案可查的股票,一年间就上市了16家,筹措到白银300万两。 其中,有些大户是向外国银行和山西钱庄借钱(时髦话叫融资)来抢购股票的。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乐极生悲,兴衰交替的过程,导火线是一家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亏损56万两白银突然倒闭,牵涉到40家借钱给它的钱庄收不会贷款,于是钱庄采取旧债未收回之前,不再发放新债。 这样又引起借贷无门的40多家企业先后倒闭,而经营股票和房地产的广东佬积欠了钱庄150万两白银而宣告破产,牵连22家钱庄。 加上中法战争即将爆发,一向把钱拆借给钱庄的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停止再借钱给钱庄。 于是爆发了一场滚雪球般的金融危机。 钱庄从78家降到年终的10家,停业的企业商号多达四百家,没有倒闭几家种企业的股票价格狂泻。 二、1910年上海的“橡胶股票风潮” 二十世纪初,橡胶工业类似现在的新经济,十分火红,那些在南洋群岛(印尼、马来亚)开发橡胶种植园的发了大财。 于是上海滩上的外国流氓和外商银行,勾结当地的买办装模作样地在南洋某地找了块并无橡胶的空地,甚至连空地也没有,就在上海组织所谓的南洋橡胶开发公司,大肆发行股票。 其中要算一个名字叫迈扁的英国人胆子最粗,不愧是海盗的传人,在十里洋场开设了一家橡胶开拓公司,声称在南洋拥有很多个橡胶园,应诺每个季度发放高额股息,又说他那家公司的股票可以随时向银行抵押借款,可靠得不得了。 于是搞得那些发财心切的人们如痴如醉,其中包括末代的清室官僚、各地来上海的土财主,洋行买办,薄有积蓄的中小职员,甚至和尚尼姑等等。 于是面值100荷兰盾(相当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超过面值的17倍。 1910年3月份,更上涨到20倍左右。 此时,英国人迈扁赶紧快手快脚地将手中的股票全部抛售一空,哄骗公司里的中国职员说自己有急事要回国处理。 谁知道,一去不复返,再三寻找也无下落,再查帐目,已经空空如也。 于是,顷刻间,股票成为废纸一张,银行立即拒绝给股票作任何抵押。 被牵连的三家大钱庄被迫倒闭,很多人倾家荡产,连英国大地皮商兆丰也遭了泱,不得不将私人财产兆丰花园拍卖抵债,一半卖给圣约翰大学办学校,一半卖给租界当局开辟为兆丰公园。 三、1921年上海信托公司和交易所泛滥而导致的金融风潮 1921年兴起了一股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热,光是11月份一个月里,就设立了38家交易所,每隔十几天就有一家信托公司开业。 这些交易所都不是经营正常的物品或证券交易,而是从事其他交易所的的股票,有相当一部分交易所还以本所的股票作投机。 往往今日刚刚成立交易所,明日就将股票上市,故意抬价,获得数倍的暴利。 而银行和钱庄也热中与将钱借给投机者,以证券抵押来借取现金,贷款以两个月为限,赚取高利贷。 那些新设立的信托公司,大部分不具备金融公司的基本条件,本身没有多少资金,而同样以本公司的股票做投机买卖。 一方面将信托公司的的股票作为交易所的投机筹码,另方面以交易所的股票想信托公司押借款项,互相利用,狼狈作奸,实际上是将信托公司与交易所的命运捆在了一起。 交易所和信托公司这样的兴风作浪,造成整个社会的投机风气,致使正当的工商业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一些工薪阶层也盲目跟进,血本亏损。 于是政府出面干涉,到1922年12月,112家交易所大部分破产倒闭,只剩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等6家,而信托公司从70多家变为2家。 投机失败而自杀者时有所闻。 总共损失资金达两亿元。 四、1924年的上海公债风波 1921年上海信交风潮的恶果之一,就是使股票信誉扫地,迅速膨胀的公债取代了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成为证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对象。 当时上海已集中了全国财富的绝 大部分,要在国内筹集资金,就得靠上海,当时发行程序是: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国库券以对折先向银行抵押,然后送到证券交易所开拍,开拍后的行情一般在面额的六折左右,然后再以低于行情的10%或15%与银行结价,银行所谓利润是很可观的。 所以银行不仅乐于承担这种类似“包销商”的角色,还自己大量购入公债。 由于政府发行公债收到的现金,只是债券票面价值的60-70%,因此投资公债获益颇丰,加上公债可以进行三个月的期货交易·对于敏感的证券市场来说,在三个月内,任何政局变动、战争、财政状况、债务前景等都会引起市价波动,一些有政治背景的势力集团,故意制造假经济情报和和散布谣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造成行情动荡不定,市价变化莫测,更增强了证券交易的投机气氛,交易额十分巨大。 随着投机的炽烈,由投机而引发的交易风潮也不可避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24年京、沪证券交易所的公债风波。 1924年7月,随着市场银根松驰,公债交易价格不断上涨。 北洋政府发行的各种公债平均涨幅近20多元,7年长期公债现货价格涨势更猛,从46元到77元,但进入8月份以后,市场七盛传江浙战争即将发生,人们担心一旦爆发战争,公债不能兑现而受损失,便纷纷抛售,投机者趁机推波助澜,公债价格一泻干里,仅在8月15日至20日短短五天各种公债价就分别下跌了5、6元至10多元不等。 此次风潮,政府所在地的北京震动最大,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8月份两次停市,而9月份的期货交割时,由于交易者损失惨重,拒绝进行交割,迫使交易所停市4个月 五、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溃 历经25年的熊市才回到原有的指数 丘吉尔目睹股灾的序幕 买空卖空加剧股灾的发展 亡羊补牢,国会立法整顿股市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它的道·琼斯指数(及以后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指数)不光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的风向计,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1929年10月的那次股市暴跌,当时不论是美国的股市投资者,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股市投资人绝对不会想到的是,1929年9月3日是股票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天,股市大崩溃以后,要等待整整25个春秋,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 中国的股市虽说也经历过几次熊市,但最多也不过是两三年时间,因此很难想象漫长的25年熊市是怎样熬过来的?如果不吸取美国股市的教训,谁能保证中国的股市也步美国历史的后尘呢!因此有必要把这次股灾的主要原因找出来。 狂热引起灾祸 如果不是这次股灾的发生,美国是不会下决心整顿证券市场,成立证券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出一个又一个有关监管证券的法律。 也就是说,大家终于认识到如果控制不住无法无天的狂热,下一场戏必定是股灾。 这场股市暴跌起源于席卷美国股市行情不断上涨。 从1928年开始,股市投机成为一种全国性的业余爱好,1929年1月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一开市,买单就像潮水般地涌来,股价与交易量飞速上升,通用电器等绩优股上涨了20美元左右,其他股价也上升了5美元以上。 纽约时报更预计1929年将是美国股市最辉煌的一年。 实际上,在当年9月以前,已经股票价格急剧升腾,参与股票投资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到了男女老少齐疯狂的状态。 出租车司机一面驾驶汽车,一面情不自禁地建议你应当买那只股票,即使路旁擦皮鞋的小童也能向你介绍当天的热门股。 人们买股票只是一心想着在短时期内再卖出,井非为了长期投资。 作家G·托乌斯和摩根·威特斯在《1929年大萧条的内幕》一书中这样写道:“……股市的狂热居然涌进了地铁的车厢里!一个发疯的人愤怒地指责没有在每节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他的这个要求不见得太荒唐。 因为,在波土顿的一家工厂里,在所有的车间都安放了大黑板,一名职员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 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牧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 高音喇叭装在牧场上和牲口棚里。 ” 当时美国的券商雇佣大批股票推销员在城市的街道上,在乡镇里,在几百家小银行内,在千家万户门前,向市民和农民们一遍又一遍讲述炒股的好处,把老板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转卖给这些不知行情的散户,推销员从每笔交易中获得手续费,老板的公司也从中获利。 推销员还把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卖给老百姓,但却从不提“风险”二字。 为了吸引更多的妇女入市,许多证券经济商还专门设立了“女士专用房间”,有时还配有简易的免费美容院。 在这里,女投资人可以从大黑板上得知最近的行情,女股民已占总投资者队伍的20%。 各家上市公司的职工也成了华尔街最忠实的投资者。 各公司的购股计划从1915年到1929年翻了6倍,三分之一的职工积极参与股票买卖之中。 在空前绝后的投机潮中,纽约股市一涨再涨。 一些激动不已的金融分析家称之为“金融火山”。 从1928年3月初到1929年9月初,股票市场交易额的增长率与1923年至1928年初期整个时期的增长率相同,主要工业公司股票的价格上涨有时竟高达每天10个或15个百分点。 其实,大崩溃前不久,股市已开始下跌了,而下跌浪潮的加剧是从10月19日星期六开始的,但是由于22日星期二略有回升,小股票持有者对周三股市的下跌,就不再担心了。 唯有专职金融商(银行家、经纪人等)24日清晨仍惊恐不安,他们不安地等待交易所10时开门。 令他们特别感到不安的是,储户在银行门口排了长队,以便打听消息,或是为了提取存款。 而资金雄厚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埃尔弗莱德 。 斯洛恩也来宣布“膨胀已告结束”。 美国的一场股灾,导致美国,甚至世界股市长达25年的熊市,即通过1/4世纪,股指才回到25年前的价位。 触目心惊之余,我们当然不希望中国的股市会步这个后尘。 五、2。 丘吉尔目睹股灾的序幕 10月24日,是美国证券史上永远难忘的日子。 纽约证交所的1100名会员几乎全都到场,比平日多出300多人。 一开市,交易员们发疯了似地来回奔跑,但还是赶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160万股被抛出,好股坏股无一幸免。 由于及时传递行情在技术上办不到而使风潮进一步加剧。 通过电报和电话来传递信息过度频繁,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互通消息被推迟一个多小时,因此,巴尔的摩10时30分发出的指令,要到11时30分才在华尔街电传打字机上显示出来。 结果大家都惊恐万状。 当时担任记者,后来当了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根据他的现场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每日电讯报》上:“我看见这些人……自动出售几大捆股票,这些股票已贬值一半或2/3,但没有物色到一个有足够胆量去接受这批可靠财富的人。 这批财富是别人忍痛出售的。 到12时,损失已高达60亿美元,并已有两位银行家和一位经纪人因破产而自杀身亡! 下午1点30分,一个满脸傲气、神清沮丧的人匆匆进入华尔街23号(摩根银行所在地)大楼。 他就是查尔斯·米歇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 一“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 面对雪崩一般的股市暴跌,查尔斯·米歇尔迅速联络一些大银行家一起,织起了一个金融“联营”拼命地买进股票,想阻止疯狂的下跌。 那天下午,尽管他们不借花费数百万美元买进交易所的股票,结果也只是略微收住了一点急剧下跌的势头。 而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需花不多的美元买下一部分股票就可以缓解跌势,然而这一次却失灵了,数百万美元在1929年是个巨大的数目,却如泥牛入海。 后来指示牌上亮出结帐数目:仅仅一个下午,卖出的股票比往常增加3倍,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门后的4个小时,报纸报道了惊人的消息:当天成交了股股票。 这就是人们后来所称的“悲惨星期四”。 大家都确信,是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为25日交易所良好的运转感到欢欣鼓舞。 但是,26日、28日和29日的再次下跌,使这场股市暴跌危机达到了顶点。 五、 3。 大灾难还在后头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华尔街交易所开门。 在刚开张的头3分钟,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股票准备出售,每股179美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而24日开价曾是205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下跌,为行情暴跌开了个头。 威斯汀公司的股票每分钟下跌2美元,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一刻钟下跌17美元。 到10时30分,出售了股股票,亏损达20亿美元。 从9月初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值损失了300亿美元。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股市的崩溃带来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大萧条、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 用居民的个人存款去搞股票投机的银行纷纷倒闭:1929年659家,1930年1352家、1931年2294家。 国民收入总值从1929年的880亿元下降到1932年至1933年中的400亿美元。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从1929年9月的最高点452点跌到1932年7月8日的58点。 著名的通用电器股从最高的396元跌到8美元。 股票和各种债券的面值总共下跌了90%。 无数“百万富翁”倾家荡产。 一些失去生存希望的人终于走上了绝路。 买空卖空加剧股灾的发展 这次的股市暴跌,也与股票的信用交易即买空卖空业务有关。 投资人从券商那里借入资金,利率高低取决于市场上流动资金的多寡。 投资人把买入的股票留在券商处作为借款的保证,等到股价上涨后,再卖掉这些股票,投资人获得了差价,也从中支付一笔利息给券商。 这种信用交易的风险相当大,一旦投资人的判断失误,股价未上涨反而下跌了,券商就要求增收保证金,如果投资人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只有变卖股票,这就叫断头,其结果,股票大量充斥市场,更加速了股价的下跌。 五、 4。 亡羊补牢,国会立法整顿股市 证券市场全面崩溃给美国震动很大,美国国会很快对证券市场进行调查,发现证券交易中严重地存在着大量人为操纵的投机行为,大量证据确凿的事实引起了严格管理市场的呼声。 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的大溃崩及其对整个经济带来的危害,迫使美国政府从法律上对证券市场加以严密的管理,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证券法律,主要有:1933年的《证券法》(主要是针对发行市场而制定的);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主要是针对交易市场而制定的);1935年《持股公司法法》;1939年《信托契约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和1970年《证券投资者的保护法》等等。 这些法后来又由大量的补充条款和规定所完善,从而购成了一个对美国证券市场严密的管理网络。 六、 42年间股市没有发生过股灾1987年10月又发生全球股市大动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至1987年这42年间,世界股市的运行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说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波动。 于是人们开始麻痹起来,似乎1929年那样的股灾将一去不复返。 但1987年10月中旬,华尔街的股市带头掀起了一场遍及全球的股灾,使毫无思想准备的人们感到措手不及。 尤其是美国本身,因为当时美国参与股市买卖的股民已占全国人口的1/4。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当天早晨7点半,当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菲林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市场部值班人员送给他一份电脑自动交易程序中接单的情况报告;数量近亿股,基本都是卖单,值班人惊呼“我一生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卖单,好像整个世界没有一个买!”经过10月14号及16号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后再收到超量的卖单,这的确有些意外。 交易所9点半正式开盘时,由于买卖严重失衡破坏了市场结构,已无法正式开盘了,菲林马上找人计算了拥有300万股东的IBM公司的情况,它是市场上最最热门的股票,往日价格起伏仅在15美之内,偶尔波动到35美分已经有点异常了,而当时的报价让人目瞪口呆,一开盘就比上周五下跌了10美元,整个市场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菲林当机立断,要求华尔街最大的十几家证券公司董事长10点整去开会,征询他们对能否坚持开市的意见,当时的形势是,坚持开市,所有的股价将继续下跌,专业股票商(即自营商)只能买进无法卖出,很快将没有资金可周转;若要停市,则会使人们更加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后果更难以预料。 两害相权择其轻,董事们一致决定:坚持开市。 10点半,交易所所有的股票全部开盘,报价单显示,道·琼斯指数下跌100多点,交易所里的人都意识到这仅是厄运的开始,没有人经历过这种场面,顶多从书本上知道一点1929年大危机的情况,因此,除了记录数据外,谁也不知该干什么。 10点45分,股价掉到接近2000点,这是人们此时的心理支撑点,11时反弹出现了,指数回升到了2100点,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六、2。 略有反弹刚刚松了一口气,却有个高官说了句浑话。 面对纽约股市的危机,上任不久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卢德1l点发表讲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委婉地表示:“不排除短暂停市,以处理订单不平衡的可能性。 ”他大概没有想到,当此话通过路透社的电波传到太空又返回地面的时候,委婉的话语变成了“重磅炸弹”,刚出现一线生机的股市掀起了新一轮狂卖风潮。 1点半以后,那些用养老基金、互助基金、保险基金购买股票的机构投资人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在这种数量巨大的重炮的轰击下,本来岌岌发发可危的指数一下跌到1900点。 最后的防线崩溃了,疯狂的股市如同滚开的油锅滴进了凉水,整个炸了起来,叫卖的喊声震耳欲聋。 更可怕的是电脑自动报价系统应接不暇,报价显示比成交时间晚80至100分钟以上,没人知道按6亿股交易量设计的电脑能不能承受这种冲击,没人知道价格会掉到哪里。 点 评 乱说话,说假话,或在不恰当的时候说真话,都会出乱子,尤其是权高位重者。 六、3。 一天跌走了5000亿美元,相当美国GDP的1/4 4点收盘后,经过几个小时的统计,道·琼斯指数收盘价从开盘的2247.06点下跌至1738。 74点,下跌508.32点,跌22.6%,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羌国股市上最大的一次下跌。 这次下跌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2.8%的跌幅。 仅这一天内,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或法国全年的GNP值。 在这一天里,纽约交易所的各项历史纪录均被改写:交易8亿股,是1987年日均交易量的3倍多;接单量47万次。 平均每秒21次,而当年日均量为14.4万次,平均每秒7次。 点 评 与美国人玩股票相比,中国人还是小巫见大巫,但目前中国的股市远远不及美国1987年的股市规范、公开、公平与公正。 搞得不好,在造成灾难方面,徒弟超过师傅,并非罕见。 股市出问题,就不是贪污,挪用若干个亿的问题,且看,好家伙,一天6个小时的交易日内,就跌掉了5000亿美元,相等美国GDP的1/4。 玩火自焚,玩股呢? 2。 大趋势 2003/9/5 11:55 六、4 诱导全世界引发股灾 收市以后,菲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宣布明天继续开市,然后又沉重地告诉记者们:“交易所差一点崩溃了。 ” 第二天,美国各类报纸用黑压压的通栏标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十月大屠杀!”,“血染华尔街!”,“黑色星期”,“ 道·琼斯大崩溃!”,“风暴横扫股市!”…… 10月19日,不但美国的股市大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抛股狂潮。 在欧洲,伦敦《金融时报》指数1987年10月19日下跌183。 70点,跌幅为10.1%,亦创一天内的最大跌幅;瑞士信贷银行指数的跌幅为11。 3%;联邦德国为3.7%;法国为6。 1%;荷兰为7。 8%;比利时为10。 5%。 在亚洲,日本东京的《日本经济新闻》股价平均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下跌620点即2。 35%后,20日再跌3800点即14。 6%;香港恒生指数在19日下跌420。 81点,即11。 12%,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19日的跌幅为12。 15%;澳大利亚所有普通股指数19日跌80。 20点,即3。 74%后,20日又下跌24。 9%。 巴西、墨西哥的股市跌相也在20%以上。 全球金融市场险象环生。 股市暴跌,各地政府纷纷采取行动救市,香港立即宣布关闭股市四天;美国则宣布限制使用电脑程控交易,同时里根政府宣布降低银行优惠利率,联邦储备委员会保证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削减财政赤字;法国宣布降低长期利率等,由于一连串的救市措施,纽约、伦敦等股市普遍反弹回升,其中纽约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重上2000点大关,但是,10月22日海湾战况传来,股市又应声回落。 10月26日,

重磅!初级会计考试延期了!财政部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初级会计考试确定延期!刚刚,财政部官宣了!通知原文如下:关于推迟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日期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经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决定,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推迟举行,具体考试日期和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3月23日初级会计已正式宣布延期,但兆滑推迟后的考试时间还未公布,小初会时刻关注财政部的最新消息,到时候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接下来,再来关注一下其他考试相关问题。 最近很多同学问小初,报名信息表忘记打印了怎么办,会影响考试吗?今天统一回复一下。 已经忘了这回事的同学,也要留意一下喔~01、初级报名信息表是什么?初级会计报名信息表是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系统开放期间填写有关个人身份信息、学历信息及就业信息的表单。 是报考人员在现场审核、考后审核、证书领取过程的重要材料。 报名信息表样式如图所示02、报名信息表有什么用?实行现场资格审核和考后审核的部分地区,会要求考生携带初级会计报名信息表;以及部分地区在领取初级会计证书时,也会要求考生携带报名信息表,通常来讲,报名信息表未打印一般不会影响报考人员参加初级会计考试,但会直接影响部分地区考后资格审核和证书领取。 各地考后审核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的一至两个月内便会发布审核通知,有的地区则将证书领取和审核一起进行,审核通知的发布时间稍晚一些,考生需持续关注。 接下来,再来关注一下其敬猜消他考试相关问题。 最近很多同学问小初,报名信息表忘记打印了怎么办,会影响考试吗?今天统一回复一下。 已经忘了这回事的同学,也要留意一下喔~03、哪些地区明确打印报名信息表?有部分省市明确规定要打印初级报名信息表,比如:广东、广西、甘肃和海南省。 广东: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成功后,请务必打印《报名表》,待考试成绩公布后按报名所在地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要求进行审核。 《报名表》是考后审核的重要材料,请务必妥善保管,报名结束后报名系统不再支持报名表打印。 广西:缴费完成后,报考人员应凭“报名注册号”和“登录密码”重新登录报名网站检查确认自己的报名状态,得到“报名已确认”信息后,方为报名成功,并打印出报名信息表和报名回执表,留存考试合格后审核报名资格时使用。 甘肃:考生持报考人员信息表、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相关原件到当地财政部门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确认。 海南:海南考区实行“资格后审”制,即考试成绩公布后,各科成绩合格的考生,携报名系统打印的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所在单位意见及签章)和学历或学位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有效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前往报名资格条件审核点进行考试报名条件审核。 04、忘记打印了怎么办?可能有些考生不存在丢不丢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打印,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若报名入口已关闭,一般情况下是不再支持报名表打印的。 如果仍然担心自己不确定报考要求,或是不打印信息不放心的话,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找到已经亮知截图或保存的报名信息页面图片以备不时之需(以往初级会计考试年度中,考生忘记打印报名表,到当地会计管理部门处理时要求填写纸质报名表,却遗忘了报名时填写的信息,如截图留存即使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能顺利应对);2、留意打印准考证期间是否可以打印报名信息表。 四川和广东地区在去年6月,初级成绩出来后还开通了报名系统专用通道,就是为了初级考试打印报名表作为领证凭证。 (以年为例)总之,大家赶快找找自己的确保还在,没有了的记得到时关注官方信息,看看能不能补打~大家也要多多关注小初,如果有最新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低调的上海女首富:40岁成寡妇,继承70亿,14年又赚310亿

2008年4月29日,一则重磅新闻引爆了当时的金融界,所有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九芝堂集团董事、湖南涌金董事长魏东 于当日下午在其北京的居所坠楼身亡。

一个月后,陈金霞 作为魏东的遗孀以第一继承人的身份出任涌金集团的董事长 ,自此之后,再无魏氏涌金,取而代之的则是“陈氏涌金”。

在陈金霞接任涌金集团董事长后,关于魏东为何而死的说法各式各样,陈金霞一边要接手丈夫突然死亡后留下的摊子,一边要应对扑面而来的流言和中伤。

毕竟魏东的死亡充满了蹊跷,当时年仅41岁的魏东,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 ,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家庭美满的他同样没有感情困扰。

按照道理说,这样的人生赢家应该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他为何会突然跳楼自杀?

一时间,这个自2006年便进入中国富豪榜的年轻富豪突然离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因为魏东此人行事低调,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资料少之又少。

加上他的发家犹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他所代表的涌金系一夜崛起,本来就让人们十分好奇,他的突然离世,就更加引得旁人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的资产运作存在违法行为将要被立案审查,有人说他公司出了问题,缓戚卜濒临破产倒闭,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对当时刚刚接扰穗管公司的陈金霞不利。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谣言,陈金霞首先确认了她的丈夫魏东离世的消息。

不过面对雷波的回答,有人还是不愿意相信,毕竟国金证券就是涌金集团下的投资公司。

处理完这次公司形象危机,陈金霞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既然公司没有出现问题,那魏东究竟是为何坠楼而亡?

6天后,魏东家人公布了魏东的遗书,这才让真相显露在大众眼前:这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死因竟然是抑郁症 。

原来魏东精神上的问题早就在生活中显现。

熟悉魏东的人,很熟悉魏东的强迫症,根据朋友回忆,魏东每次洗手,总感觉手洗得不干净,往往洗一次手要重复十几遍。

洗手对于魏东而言,成为了一件特别麻烦的事。

强迫症带来的痛苦加上金融界瞬息万变的复杂局势,繁重的工作让魏东不得不长时间处于一个精神紧绷的状态。

作为涌金掌门人,一个小失误的损失就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 ,这种情况下,失眠焦躁也随之而来,渐渐地,魏东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

当时的涌金正处于上升期,陈金霞同样要处理繁多的公司事务,加上魏东极为要强,从来不在妻子陈金霞面前露出自己虚弱的一面。

陈金霞也就没有注意到丈夫的异常表现。

患上抑郁症的魏东并没有选择积极治疗 ,病情就被一再搁置,等魏东发觉病情严重后,轻度抑郁已经逐渐变成重度抑郁,最终导致了魏东自杀身亡的悲剧。

在遗书中魏东明确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也提醒众人重视精神上的疾病,陈金霞也是追悔莫及,最为丈夫最亲近的人,她也忽视了丈夫的 健康 问题。

但对于魏东的 健康 问题,还是要从陈金霞和魏东的发家史里才能发现端倪。

可以这么说,魏东的成功离不开仔森陈金霞 ,陈金霞最后能成为上海女首富也离不开魏东,两人相辅相成,不仅是生活中的比翼鸟,也是商业战场上的好帮手。

1967年出生的魏东是中央 财经 大学的硕士毕业,在学习 财经 方面天赋异禀,在资本运作的层面上同样是游刃有余。

陈金霞只比魏东小1岁 ,跟她的丈夫一样也是硕士毕业,毕业于上海 财经 大学。 两人专业相同,又同样在金融领域工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两人是同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工作时相识,都是高学历人才,彼此之间欣赏对方的才干和学识,最终成为恋人走进婚姻殿堂。

自1990年毕业进入中经开工作后,魏东这种金融大才不甘心久居人下,有了陈金霞这个贤内助的魏东准备放手大干一场。

于是在1994年,魏东夫妇创办了涌金集团,正式单干,开始创业,1995年,涌金与原来的老东家中经开展开合作。

夫妻俩凭借原来在中经开工作时获得的信息优势在“327国债期货”中旗开得胜。

轰动一时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最终导致万国证券与申银证券这两家证券的合并。

毕竟当时的魏东和陈金霞都是刚刚创业,没有太多资本的他们怎么可能仅仅在一次国债期货中获利如此巨大。

在期货运营中,魏东夫妇凭借对于证券政策的把握,通过配股和法人股受伤等一些股权交易获得了巨额回报。

除此之外,夫妻二人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当时的 社会 环境。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关于资本的法律和制度这两方面尚有不足,国家正在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去弥补。

政策一旦公布施行,这群人往往是最大获利者,而涌金集团正是这部分受益者之一。

为什么涌金能成为这部分受益者,这就不得不谈到魏东自身庞大的人脉关系。

魏东的父亲魏振雄是中央 财经 大学教授 ,这个身份极其特殊,中央 财经 大学于1949年成立,目的就是培养高级的财税人才。

因此中央 财经 大学不同于其他高校隶属于教育部管辖,在2000年之前直属财政部。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中央 财经 大学几乎整合了当时中国所有顶尖高校的经济系,这其中包括清华,北大,燕大等等

可以说魏振雄在当时的金融领域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更何况他的门生遍布 财经 金融界。

1999年,涌金集团又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的加盟,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魏东的亲哥哥魏峰。

魏峰的加入对于涌金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人这样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魏东是一个谋事者,而魏峰是一个谋势者。

在企业上又有明确的分工,魏峰是CEO,负责企业的运作,魏东是董事长兼投资部负责人。

作为谋势者,魏峰毒辣的眼光看出了金融与事业相结合的必要性,在并购九芝堂和千金药业的过程中,少不了魏峰的局势前瞻性。

九芝堂这个中华老字号,还是一个药企,不了解它的人绝对猜不到这样一个企业真正的掌控人居然是一个在经营方面与之毫不相关的金融界人物。

所以涌金系利用九芝堂完成金融与实业相结合的目标后,魏东基本不参与九芝堂的管理。

隔行如隔山,魏东没有选择直接管理的想法是正确的 ,九芝堂的后续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而在陈金霞的帮助下,魏东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上演左右手互倒的戏码。

1999年,涌金系成了湖南涌金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1.8亿元,为了顺利地完成公司收购,避免股权过于集中造成的麻烦。

次年,魏东就将所拥有的百分之35的股份转移到了妻子陈金霞的名下,夫妻两第一次左右手互倒的资本运作就堪称教科书级别。

这样的戏码同样发生在2002年关于九芝堂的收购中,为了确保大股东的地位,陈金霞又将在收购过程中她所持有的九芝堂的股份全部转移给丈夫魏东。

至此魏东成了九芝堂的实际控制人。

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不光只是两人对于资本运作一系列的规则烂熟于心,更是两人之间相互毫无保留的信任。

没有这种绝对的信任,这样大规模的财产转移实在难以完成,夫妻之间为了财产纠纷对簿公堂的也不在少数。

2005年,涌金系迎来了爆发期,魏东通过他名下的多家公司成功控股了成都证券,至此成都证券改名为国金证券,随后成功借壳成都建投上市,魏东手中的股值猛涨13倍。

2007年3月23日,九芝堂与千金药业联合竞标,获得长沙市财政局所持有的2791万股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

短短的两个月之后,交通银行A股完成上市,九芝堂和千金药业单单是账面上的盈利就多达1亿元。

除了参与银行、券商的股份外,涌金系持有了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股票,一步步吃掉了云南信托公司,掌控了实际控制权。

彼时的涌金正朝着魏东构想的集证券、信托、期货、基金管理、投资咨询为一体的金融帝国之路前进。

2007年,50亿元身家的魏东成功登入胡润富豪榜,名列148名 ,随着德隆系、鸿仪系、朝华系以及成功系纷纷溃败,唯有涌金系仍保持发展的强劲势头。

可这其中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如果按照上市公司公告和涌金自己的网站介绍推算,魏东是1993年研究生,即使是他在没有毕业前便进入中经开工作,在1994年他创办工作之前也只有,3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知道金融水很深,3年的从业时间并不算长,纵然他是天赋异禀 ,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如何玩转专业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公司财务?

可以说,魏东公司的运营一开始就有魏振雄的身影存在其中。

在遗书中,魏东对于陈金霞做了深情的表白,同时也说道:“小陈,你重任在肩。”

魏东的突然离世对于涌金和他的妻子陈金霞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让自出道以来一直高歌猛进的涌金系陷入了事业的最低谷。

魏东离世后,他的遗产如何处理又成了一个麻烦事。

魏东名下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涌金公司和九芝堂的股份,按照遗产继承相关的法律,理应由魏东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平分。

但如果股份被平分,那么涌金系将彻底分崩离析。

魏东的父亲魏振雄年纪已大,魏东的孩子尚未成年,在魏东最亲近的人中只有陈金霞可以接下涌金这个重担。

在经过法定继承人的一致协商之后,最终决定由陈金霞继承魏东的全部股份,执掌涌金。

作为魏东最亲密的战友加妻子的陈金霞接手了涌金,涌金似乎看起来还是那个涌金。

但在外人眼里,涌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涌金,他们质疑陈金霞的能力 ,认为涌金就此一蹶不振,为了减少损失,也是树倒猢狲散,有些人选择离开涌金。

失去了魏东的人脉支持,涌金在投资行业果然开始接连失利。

2009年12月,赛轮股份的创业板首发申请被否。

2010年4月28日,信得 科技 同样冲击创业板上市被否。

涌金内部的内乱也开始了,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下台后,国金证券的多位董事接连辞职,大有山雨欲来的风向。

九芝堂和千金药业多名高管的经营理念和陈金霞不同也选择辞职,一时间,涌金就像是大海上一艘风雨飘摇下的小船,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

随着王晋勇请辞国金证券副董事长,意味着魏东挖过来的旧部重臣已全部走完,国金证券虽未易主,但“涌金系”的影响力已在逐步弱化。

丈夫的去世,让一直在幕后工作的陈金霞不得不走到台前抛头露面。

虽然 社会 已经不再是那个要求女人遵从三从四德的年代,但是痛失爱人的她何尝不想继续做那个在丈夫庇护下的小女人。

还没等她消化完丈夫突然离世带来的痛苦,事业上的坎坷接踵而至。

投资环境的变幻莫测导致涌金接连失败、灵魂人物离世、加上人才流失等内外因素的影响,陈金霞开始反思涌金的经营模式是否应该做出改变。

好在魏东在世时,陈金霞就一直参与着公司的大小事务,还担任过涌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这让她面对这个棘手的烂摊子时不至于惊慌失措。

反而有一种从容应对的风范,一直在魏东手下帮忙的她开始展露出她的才华。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金融方面,陈金霞的能力丝毫不输她的丈夫魏东。

在一番深思熟虑和多方采纳建议之后,陈金霞于2008年接手“涌金系”后就开始了涌金“断臂求生”的转型之路,开始聚焦PE业务。

从那一年开始,“魏氏涌金”正式更名“陈氏涌金” ,涌金的去金融化之路也正式开始,一改之前金融加药企的经营模式。

陈金霞首先将所持有的交通银行股份全部变现,改变涌金主要以投资为主的经营模式。

紧接着交通银行之后,陈金霞手下的涌金系在不断出售手中所拥有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陈金霞一直在做着资本市场上的减法,从2012年涌金控制或者参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13家逐渐减少到2018年的6家 ,堪称大甩卖。

不过陈金霞在甩卖过程中不仅没亏钱,而且是盈利颇丰,时至如今,陈氏涌金名下的上市公司只有一家国金证券。

如同她的丈夫魏东一样,陈金霞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

她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喜欢接受媒体的采访,也从不在公开场合演讲,甚至很难找出一张她在公众场合的照片。

时至今日,作为上海女首富的陈金霞至今未婚,一直保持着单身,可能是繁杂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个人感情问题,也可能在心中永远忘不掉那个叫做魏东的男人。

英年早逝的魏东给她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至2022年,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最新《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名,陈金霞以380亿财富,位列第531位。

从2008年魏东留下的70亿遗产到如今的380亿,14年的时间赚了310亿,陈金霞真可谓一代巾帼不让须眉。

魏东过世之后,陈金霞时常会举办一些慈善活动。

据上海 科技 馆相关人士透露:

1、《千亿帝国,最后的大佬:涌金系的兴衰史》

2、西南 财经 大学,[1].涌金系的私募图腾[J].资本市场,2015(07):64-80.

3、李雪峰. 拆解涌金系千亿帝国:切割实业归核PE[N].证券时报,2015-06-12(A07):10./.2015..

4、朱宗文. 涌金系减持千金药业背后:不算完美的抽身[N].第一 财经 日报,2010-11-17(B04):10./.2010..

小s献唱 大s依旧没露脸引热议 具俊晔撩拨小s头发 大s侄子
命运齿轮 入主 中创环保 转动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