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还没有,中国联通正在大力建设5G基站,提高5G信号覆盖范围,新增覆盖区域以及城市联通会第一时间发布,请关注相关信息。
5G信号覆盖情况可登录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APP,点击“服务>创新>5G”,查询具体区域是否覆盖5G信号,标绿色区域即为覆盖5G信号。
都2021年了为什么会有人喊停5G基站建设?
5G的快速发展普及、5G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离不开5G基站的加速建设。
如果说2019年是5G基站的建设元年,那今年则可以视为加速年,全国对于5G基站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是关于5G建设的争议就没停过,“无线辐射”、“Wi-Fi和4G之间的关系”、“5G无用论”等负面观点层出不穷, 不知从何时起,5G高能耗已经成为一个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观点,甚至有不少网友发表出了应该停止5G基站建设的意见。
我认为应该对这些人的想法进行纠偏。
5G网络功耗高吗?相比4G基站,5G基站功耗当然高。
中国铁塔提供的一份分析材料称,目前几家主流的5G设备厂商的5G基站单系统的典型功耗分别为:华为3500W,中兴3255W、大唐4940W;而4G基站的单系统功耗只有1300W。
这样算下来, 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2.5-3.8倍。
事实上,5G基站是技术升级的一种代价。
与4G和3G网络相比,5G网络速度确实快,NSA模式下速度可以达到1Gbps。
然而,更高的上网速度需要多个AAU才能实现,这是5G网络功耗高的真正原因。
如果没有更多的AAU,5G速度就会缩水。
所以5G耗能高是一件自然又正常的事情, 当你想将一辆 汽车 从10公里/小时提速到100公里/小时的时候,不增加功耗几乎是不可能的。
6月24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 2021 财新夏季峰会论坛上表示,“在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短期内不宜提出过高的 5G 基站建设指标。”
提出这个建议,因为目前 5G 实际利用率还是较低,5G基站又耗能过高。
5G 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要在工业、医疗、交通、港口、矿山、农业等生产领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这些应用场景并不是现成的。
他还声称,在基站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重心应该转向实质性的扩大应用场景。
增强基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场景、人工智能、产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建设,这才是解决5G基站功耗高、运营成本高的破局之道。
实际上5G早已在这些领域发力了,举两个例子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志培,为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帕金森病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两地距离超过3000千米,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依靠5G技术的赋能,利用中国移动搭建的5G网络,成功完成了基于5G网络的远程操控人体手术,解决了远程手术对网络性能需求极高的问题,满足了信息传输的极低时延、极高可靠性要求,而这一切是4G网络无法做到的。
5G+AR应用智能智造领域
国产大飞机C919的内部有成百上千的电缆、管线需要对接安装,不能出现丝毫差错,现阶段即使很有经验的工人按照图纸进行连接,效率也非常低,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上海商飞公司通过“5G+AR”技术,在边缘计算服务器辅助下,当工人通过AR眼镜看到哪根电缆,网络就会提示工人应该与哪根线缆连接,这样,即使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人也都可以进行正确的连接,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
人们从结果上看,5G给人类生活和 社会 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机遇是天翻地覆和振聋发聩,而实际上5G在建设和起作用过程中则是“润物细无声”。
5G来了,就不会走。
我们对数据消费的胃口越来越大,喊停5G基站建设,通过抑制人们对5G的蓬勃需求来节能,无疑痴人说梦。
现在,如何提前布局,推进5G在生产、教育、政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展现出无线、无人、互联、互动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三家运营商和各行业要着重 探索 的方向。
5G商用已有一年,为何大众感知依旧不强?
今年是我国5G正式开启商用的第二年,相比一年前刚进入大众视野时它所引发的新鲜感与关注度,现在人们对它的讨论已经不再那么热烈了,很多人甚至表示并没有在生活中感受到5G所带来的便利,只感觉到5G手机更多了,手机套餐更贵了,真正落地实施了的应用场景是屈指可数。为什么会这样,莫非国内的5G建设减缓停滞了?
基建狂魔
5G技术的过重要性人人都听过,但并非人人都了解。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4G相比具备「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大连接」的技术特点,不仅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为移动终端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赋予万物在线连接的能力。
被认为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代表性技术,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一环。
所以在5G商用的这一年间,素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在5G基站建设上也一直领跑全球。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5G基站累计超过69万个,基本实现地级市5G覆盖,今年50万个5G基站的建设目标提前完成,5G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1.6亿。
其中,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5G基站超过35万座,并在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实现了5G网络商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的5G基站已经达到30万座;上个月,国内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也正式揭牌成立,并迅速迈出了5G商用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中国移动已与中国广电签订了5G共建共享框架协议。
中国移动不仅可以通过700MHz频率解决边缘地区网络覆盖问题,还可以从广电获得收入,降低成本。
根据公告,中国广电有偿使用中国移动2.6GHz5G网络、传输网络资源,并支付相应网络运行维护费用等,不过并未具体透露相关结算细节。
此外,中国移动还将在双方合建的700MHz5G网络中拥有很高比例的股权。
在今年的8月,深圳实现了5G独立组网全覆盖,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跨入5G时代的城市。
那么何为独立组网?根据介绍,目前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
非独立组网就是在现有的4G网络上进行改造,增加5G设备(部分欧洲国家为剔除华为5G设备选择的就是这个方法);独立组网很好理解就是要建立全新的网络,其好处是可以支持更大宽带和更多使用场景,能更好地发挥5G网络特性,推动5G应用的全面落地。
三大运营商也均表示,从9月将开始独立组网的全球商用。
落地存挑战
按理说国内5G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商用步伐走得都不慢,但为什么落地的应用场景依旧很少?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目前还无法将5G技术与各垂直行业实现无缝连接。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表示:「未来三年,我国都将处于5G发展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形成以建促用的5G良性发展模式。
」
也就是说目前5G应用方面还处于早期阶段,不过近几年5G行业大规模落地的案例还是出现不少。
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之下,5G及相关AI、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化等技术已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疫情最为严峻之时,5G高清网络直播让人们见证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在疫情防控一线,5G智能机器人、5G无人防疫车、5G热力成像测温系统等应用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G还让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普及成为了可能。
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也表示,该公司正与全球运营商、超过40家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以及超过30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5G的行业应用,目前已经完成超过50个工业4.0应用参考案例、超过20个测试网络部署和验证测试,广泛覆盖智能工厂、矿产开采和智能港口等多个领域。
同时根据中国信通院监测,截至今年5月,中国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的5G应用已有484项。
从细分行业来看,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已实现了5G应用的率先落地。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未来5年,全球1/5的连接将基于5G网络。
而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5年,中国5G商用有望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新动作预测新趋势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5G运营商,中国移动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关注。
在上个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将重点发力5G自动驾驶,并以5G蜂窝网络、高精度定位网、车路协同网三张网支撑,推动自动驾驶快速落地。
该公司还发布了全球最大的「5G+高精定位」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提供亚米级、厘米级、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用于车辆管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交通领域。
在车路协同示范区建设方面,中国移动表示,该公司已经完成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武汉经开区示范区、苏州高铁新城先导区等多个车路协同项目,率先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车路协同网。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在全国已建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示范项目已超过60个,而在建项目中,仅中国移动支撑的已有近百个。
雅斯顿小结
毫无疑问,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因5G技术催生出的网络新生态前景一直都被多方看好。
虽然目前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颠覆型」的核心应用出现,但未来一定会出现款类似于「支付宝」的现象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