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应警惕的兴衰之路 柔宇科技陨落启示录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作为国内柔性显示屏领域曾经的黑马,以及全球首家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厂商,柔宇科技的估值一度高达500多亿元,然而这匹黑马最终还是没能经得起市场的风浪,就此倒下了。11月19日,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柔宇科技系三家公司均被裁定破产。该公司前员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员工,在柔宇的薪酬一直没有结清。”

柔宇科技曾经也是资本的宠儿,还一度要冲击科创板,但最终走上这个结局,与该公司当初战略抉择失误有很大关系。而对于市场的后来者来说,柔宇科技的发展历程也算前车之鉴,业内人士表示,经营长周期、重资产产业的企业,一定要走一条稳健的路线,不要冒进,在稳定的现金流基础上,再去尝试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破产事项尘埃落定

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三份公告,依据管理人对柔宇科技、柔宇显示、柔宇电子现有资产及负债的调查结果,可以认定这三家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裁定宣告三家公司破产。(柔宇显示和柔宇电子为柔宇科技子公司)

这也为柔宇科技过去12年的发展画上了句号。只是对于曾经的柔宇系员工来说,一切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几天前还披露了目前这三家公司的职工债权清单,包括调薪差额、经济补偿金、年终奖、个税差额等,柔宇科技、柔宇显示和柔宇电子这几项加起来的总金额分别达到1326万元、1248万元、67万元。

“柔宇欠了很多人薪酬,包括我的。”一名柔宇科技前员工无奈地对记者说,他似乎已经对讨回这部分薪酬不抱希望,因为“我的劳动关系在北京柔宇,没人管。”

其实有关柔宇科技破产一事,早在今年4月就有传闻,当时柔宇科技发出声明,称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企业仍在运营中,当时传闻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但就在当月,柔宇科技破产审查案就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了听证会。

之后的5月,柔宇科技又就“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不是自主原创”“产线良率低,设备落后,无法量产”“技术落后,所以没有大客户,只做哗众取宠的样品”“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说法一一进行辟谣。柔宇科技当时还提到,近两年,数位投资股东和创始人刘自鸿个人多次主动借款合计两亿多元给公司,用于解决员工薪资和维持产线基本运行等问题。

从资本宠儿到衰败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刘自鸿被称为“天才少年”。据公开资料,刘自鸿17岁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之后又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在IBM工作几年后,29岁的刘自鸿2012年从美国归国创业,和另外两名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创立了柔宇科技。

柔宇科技专注于柔性电子领域,该公司在柔性显示屏上采用的技术叫做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也的确在这一领域取得一些成果。2014年7月,柔宇科技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其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2015年,在深圳投入百亿元建设全柔性屏生产线。

最为大众熟知的,当属C端的折叠屏手机。如果严格按照产品发布速度来看的话,柔宇科技才是全球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的厂商,该公司于2018年10月发布折叠屏手机“柔派”,彼时三星和华为还没有正式面向市场发布折叠屏产品。2020年9月,柔宇科技又推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柔派2。

正因为有这些成果,柔宇科技才能在成立后实现多次增资。据其招股材料,2012年成立时,柔宇科技的注册资本仅为10万元,从2017年到2019年,柔宇科技就增资7次,增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股东。

然而,即便折叠屏手机的发布抢了个先,柔性屏的研发也有进展,这家公司在当时受到很多质疑。当时有业内人士称“柔宇的研发突破,更像是购进一整套顶尖设备做各种研发试验,然后将实验室成果面向市场公布。至于何时规模化量产,并没有一个明确时间表。”

柔宇科技当时否认了这种说法,并透露在2014年发布柔性屏技术之后,陆续收到了多家国际知名电子企业的投资合作和收购邀约,但公司考虑与下游客户合作中立性以及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等原因最终主动放弃了签约,而非某些报道臆测的技术问题。

直到2020年申请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一披露,业界才对柔宇科技当时的业绩情况有了直观了解。据招股书,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柔宇科技分别亏损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该公司表示,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最终,柔宇科技还是未能成功上市。2021年2月10日,考虑到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柔宇科技研究决定暂缓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批准。而之后,柔宇科技的发展情况每况愈下。

据媒体今年8月的报道,刘自鸿已经不再是柔宇科技的董事长兼CEO,在柔宇科技的身份只剩下公司大股东。不过记者发现,刘自鸿个人微博的简介仍是“柔宇科技董事长、CEO”,他最近一次出现,是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4美网女单比赛期间,被发现出现在赛场看台上。

决策失误等因素造成失败

实际上,柔宇科技成立之初,刘自鸿坚持走柔性屏的路线并没有问题,而事实证明,柔性屏也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Omdia公布的数据,2024年,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到6.31亿块,同比增长24%,预计到今年年底,柔性AMOLED显示面板预计将占据42%的市场份额,超过非晶硅液晶面板的37%,成为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的主导技术力量。

但柔宇科技最终走上破产这条路,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包括管理层战略决策失误、核心技术没有得到产业化验证、没能获得大客户订单等。”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说。

“比如,柔宇科技在发力B端业务的同时,还大体量进军C端业务市场,实际上也让该公司与客户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更加不利于其B端业务的发展。”丁少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且柔宇科技的核心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并没有获得比较显著的进展,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面板又是一个投资庞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这就造成这家公司很难长期去运营和发展。

另据媒体报道,曾担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今年表示,刘自鸿的问题出在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投资失败。在其看来,“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柔宇科技的例子,其实也给了很多包括面板厂商在内的科技企业提了个醒。丁少将指出,对一些长周期、重资产运营的产业来说,一定要走一条稳健的路线,逐渐培育起自己的一些业务保证现金流的稳定,然后再去做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真正在产线上实现产业化,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主力卖出力度远超买入 13连板大牛股还能走多远
江小涓 企业应获得更多科研经费 创新范式转向数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