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看透了你的结局 燕子京

CP何其多,嗑谁意难平?

他是身负血海深仇,亦正亦邪的西域霸总,她是身世凄惨,与命运抗争的小女奴,刘宇宁与赵露思终于在《珠帘玉幕》里二搭,上演“凶狠大狼狗”与“倔强小白兔”的爽虐故事。 燕子京 一边为家族复仇而费尽心思,一边又为爱人端午百般筹谋,这样的全面而深情的爱人到底能否抱得美人归?

《珠帘玉幕》剧照▐

原著《昆山玉之前传》中,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燕午”CP应该是BE了,属于端午的那个“怀抱”另有其人。然而剧版改动很大,尚有HE的可能性,但似乎、也许、大概,若真的BE也未为不可。所谓BE美学就是这么奇怪,明明让人意难平,但偏偏还能嗑得上火又上头!为什么一个悲剧结尾也能展现 爱情 的美?!

BE如刀,刀刀致命!BE的诞生到底是编剧的恶趣味,是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观众自己的受虐倾向?呃,这些理解都有点太偏激,要知道“悲剧”一直都是文艺作品中的常青树、顶梁柱,它的制造其实已经可以从“技术流”角度去完成。根据 叔本华 的悲剧理论,我们所能看到的BE故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反派制造的BE 代表:《后宫·甄嬛传》《周生如故》

该类BE故事通常由某个人引发和创造的,这种悲剧理论强调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主角们的悲惨结局归根到底是由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所以我们可以带着诅地称之为为 “反派该死型”。

《后宫·甄嬛传》剧照▐

例如,后妃们的斗争根源其实是大胖橘的凉薄,他只在意自己的“深情”,漠视甚至带着点自得地坐坐看众女争风吃醋,只有甄嬛看穿了一切,一句话气死了渣男BOSS,但可惜已经救不回果子狸。同样死晚了的,还有《周生如故》里那个黑化太子刘子行。

《周生如故》海报▐

命运制造的BE 代表:《步步惊心》《花千骨》

这类BE故事中,谁都有 真爱 ,谁都没有错,但偏偏就是世事无常,爱而不得。这种理论强调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称之为 “命运作弄型” 若曦 穿越后,一直想改变众人的结局,但最终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连自己都化身成为那个隐形的推手“邬思道”,除草人反成摘花手,这就是命运的反讽吧。

《步步惊心》剧照▐

同样,我们也说不清小骨和白子画是怎么走到最后一步的,只感慨:爱情也许是玄学里的最高级吧。

《花千骨》海报▐

时势制造的BE

代表:《清平乐》《鹤唳华亭》

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际关系都可能催生爱情的BE收场,所以这种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时代背景对悲剧的影响,算是 “时代悲哀型” 吧‌。

《清平乐》海报▐

徽柔和怀吉难道不算真爱吗?但公主与内侍的爱情哪怕放到今天也算是惊世骇俗,容身之地怕也不多!萧定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悲惨的毫无主角光环,主打一个全剧无人生还,又凭什么奢望他能和陆文昔的爱情独美?所以这些BE虽然无奈,但就是这么顺理成章。

《鹤唳华亭》剧照▐

燕子京如果BE收场可能会是哪种类型呢?BOSS阻挠?不知张晋然这个剧版原创人物后期会否黑化;命运作弄?进入商战线后更多的变数也许暗含了这种可能;时势使然?端午化名苏幕遮,而范仲淹的《苏幕遮》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知会不会一语成谶?不急,答案会随着剧情揭晓,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知道是BE,你还会继续看吗?

为什么我们会一边给编剧寄刀片,一边抓着纸巾盒追BE剧?对此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了著名的 “悲剧悖论”——观众在观赏悲剧时,虽体验到痛苦、恐怖、焦虑等不愉快的情感,却又能从中获得难以言喻的愉悦。 什么?悲剧可以让我们同时感受到“痛苦”和“快乐”两种极端的情绪?这科学吗?!在休谟的分析中,这或许与情感共鸣和宣泄途径有关。因为人们观看的悲剧时候,可以将自身的情感投射于剧中人物,因此产生共情,进而通过剧情将这种情绪宣泄出去,所以当剧情结束之后,观众便能体会到一种解脱与释放的快感。

这种“悲剧悖论”曾折磨了很多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们尝试过各种角度的解释。比如有人认为“悲剧”只是一个标签而已,观众其实感受到的是“看故事”这种行为带来的“快乐”,所以并不会真的因戏中人而悲伤,也就是说“只要看戏就是爽”!也有人认为克服悲伤最好的办法就是体验之后摆脱,而看戏是一种“体验方式”,也就是说:看别人BE比自己BE强!还有人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乐于受苦的…… 呃,好吧,这就有点走向邪典了。

我们还是听听的解释吧!他认为:悲剧使情绪得到“净化”,而净化是一种无害的快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这算是一种“疗愈”行为吧!(呃,这样看来,超前点映≈在线疗愈课……)

所谓“BE美学”,就是悲剧结尾的故事却让观众体会到美感。美从何来?不幸的结局往往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但这种感受偏偏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你一定不会陌生,当下大行其道的“同人”界就是它的领域!

因为拒绝BE,能写的会另开新番续写同人,你俩在平行宇宙给老子狠狠爱;会画的可以让反转的瞬间诞生在唯美的二次元世界;技术流通过鬼斧神工的剪辑,让你嗑上各种奇妙组合的CP……这些都是悲剧所激发出来的“积极情绪”的产物,是观众对美好事物、对正义真理的一种追求。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意难平怎么不算是回响中最强的一种呢!毫无疑问,HE会让我们看得很爽,然后呢?你将很快遗忘它。相比之下,BE呢?它会让你总惦记着心中的“意难平”,时不时回想起来还会咬牙切齿,如果当初小哥没有进青铜门呢?!“假如……结局还会如此吗?”这一句式被植入观众的梦境,角色因此得到永生,在观众的脑海中,他们有了不同的选择,开启新的命运,原本情节的无数潜在可能性被源源不断地挖掘…… 这就是BE提供的丰富的想象与创作空间。万一,我是说万一燕子京真的BE了,那么相信很快就有一波HE的同人作品汹涌袭来!

To be Bad or to be Happy?不重要!玻璃渣可以吃,糖,我们也能自己找!大家都已经是成熟的观众啦,“在悲伤中寻找快乐”技能已获取,而且还是自带升级属性的被动技能。BE不死,HE已生!当我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为BE赋予新的意义或重新演绎时,它就已经比HE平添了更多的吸引力。

悲剧的虚构之所以能使情感柔和优美,

不仅仅是由于使我们的悲伤减弱或消除,

而是由于注入了一种新的感觉。

—— 大卫·休谟《论悲剧》

:Yuri

撰文:鱼龙曼衍

设计:姜黑勒久

图源:豆瓣电影、网络


人物一知|大卫·休谟: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哲学考研

大卫·休谟,英国北部苏格兰经验论哲学家与怀疑论者,以经验主义原则为核心,质疑知识的本质与类别,对实体存在提出疑问,解构因果关系,却坚信常识与习惯而非思辨哲学。 休谟是英国晚期经验论者,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直接打破了康德的独断论迷梦。 其代表作包括《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英国史》与《宗教和自然史》。 早期,休谟出生在爱丁堡一个富裕家庭,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与兄姐。 家中藏书丰富,他从书籍中获得启蒙,梦想成为一名文学家。 12岁时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希腊语,加入兰肯尼恩俱乐部,与贝克莱主教联系密切,思想受其影响。 1725年,家庭变故使他退学,后4年主要学习法律与文学,后放弃法律,全身心投入哲学研究。 然而,高强度学习思考后,休谟被诊断出“学者病”,医生建议他适度运动与饮酒,他按医嘱调理身体,开始发胖。 中期,休谟到布里斯托经商,改姓Hume,前往法国定居,写成《人性论》,后返回伦敦,作品反响平淡。 他回到爱丁堡继续写作,发表《道德和政治论文集》,反响不错,但未能获得大学职位。 他担任家庭教师与秘书,同时开始撰写《英国史》,成为历史学家,后加入“群贤会”,与斯密等人成为好友。 晚期,休谟担任公使秘书,游历法国,结交思想家,思想成熟。 返回英国后,专注于宗教问题,晚年去世,葬于爱丁堡。 《英国史》的成功使他成为富人,但他拒绝继续写作,理由是年老、肥胖、懒惰与富有。 休谟是近代哲学经验论的关键人物,通过怀疑论动摇了传统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使知识陷入不确定状态。 康德认为休谟的怀疑论打破了独断论迷梦,力图重建知识根基。 休谟通过“印象与观念”理论,认为一切认识源于感觉印象,因果关系被视为主观习惯性联想,而非客观必然。 休谟的思想考察频率中等偏上,问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 主要考察点包括休谟的自有思想、对知识的分类与范围的考察、怀疑论、不可知论以及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大卫·休谟,如何评价这个人?

大卫·休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人物,以其哲学思想、经济理论以及历史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休谟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使他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他的哲学常常被归类为怀疑主义,但他对于自然主义的重塑也不容忽视。 休谟的思想受到了经验主义者如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包括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和亚当·斯密等英格兰知识分子的理论。 休谟的哲学观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逻辑实证主义者如艾耶尔和波普尔等人都从他的思想中获得了灵感。 罗素和科瓦柯夫斯基视他为实证主义者,而胡塞尔则认为他的著作中体现了现象学的特征。 斯特劳德认为休谟是自然主义者,强调他看待人类生命各层面与自然世界的连结。 佩内胡姆则认为休谟遵循了斯多亚学派、伊比鸠鲁学派和怀疑主义学派的传统。 休谟的著作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我生命中的历史》、《人性论》、《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政治论文集》、《四篇论文》、《英格兰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休谟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和风格的重视。 休谟的一生,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智慧的无私分享,他的思想和著作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大卫·休谟:20条经典,哲学语录,带你快速走进感知、道德与理性的哲学之旅

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与历史学家,英国启蒙时代杰出代表。 其哲学思想涉及众多领域,包括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 休谟提出的重要理论,对现代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产生深远影响。 他是现代哲学与思想史上的杰出思想家。 休谟思想影响广泛,包含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 他的思想对人类行为与信仰本质的深入探讨,鼓励人们思考理性、情感、自由、道德与社会秩序。 以下是大卫·休谟的中英文哲学经典语录,反映其在哲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思想,强调理性、情感、自由、道德与社会秩序等重要议题。 休谟思想对现代哲学与政治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启发深入思考人类行为与信仰。 休谟探讨了事实推理与证据的重要性,强调证明的不同程度与相对性。 休谟思想涉及认识论、宗教、哲学与伦理学,对证明标准与人类认知有深刻洞察。 他的思想至今仍对现代哲学与科学哲学有深远影响。

突破无规则稀疏计算边界 编译框架CROSS数倍提升模型性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