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突然换了频道的电台,父母还没调好频道,孩子已经开始播放自己独特的“青春期广播剧”。
家长在这时常常觉得摸不着头脑,明明自己没怎么变,但孩子却好像在一夜之间变得陌生了。
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偶尔冒出的几句话也是带刺的;要么就是关在房间里,搞得父母心急如焚。
于是,家长的抱怨声越来越高:“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叛逆?”
可惜,时代不同了,老的那一套“威严树立”的方法,对如今的孩子并不奏效。
卡尔·荣格曾指出,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失,极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创伤。
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孩子的身心变化比四季转换还要迅速复杂,他们渴望独立,但又迫切需要安全感。
父母若不能及时察觉并理解这种矛盾心理,关系中的裂痕就会逐渐加深,最终导致沟通的彻底失效。
最可怕的,并不是孩子跟父母拌嘴,而是他们选择沉默,关上了心灵的大门。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绩掉了、脾气变了,就立刻开启“解决问题”模式,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甚至威胁施压,以为能将孩子拉回“正轨”。
殊不知,最有效的方式,往往不是直接面对问题,而是先反思与孩子的关系。
当关系不和谐,任何劝导都是苍白无力的;反之,关系融洽时,孩子会主动敞开心扉,接纳父母的建议。
修复亲子关系的核心在于“看见”,这种“看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行为,而是心灵感知到的情绪和需求。
第一点:父母总在找“问题”,却忽略了“需求”
很多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像福尔摩斯般不断推理、搜集证据,试图找出孩子行为异常的“根源”。
成绩下降了,是不是手机玩得太多?跟朋友闹矛盾了,是不是交了“坏朋友”?
一桩桩一件件,父母在问题的迷雾中,越找越心烦,越想越焦虑。
然而,问题的表象背后,常常隐藏着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
与其疲于解决问题,不如试着问问自己:我真正“看见”了孩子内心的渴望了吗?
比如老王的儿子回家,把门一关,书包一扔,老王立马就觉得事情不对,正要发问,儿子已经打开了电脑。老王心想:这下子肯定又是游戏害的,明天学校不定怎么报告他了!
于是老王气冲冲进屋,结果儿子电脑屏幕一亮,满屏的物理公式。
老王愣住了,突然想起,孩子前两天才说想自己弄一套学习软件……
果然,父母担心的东西和孩子实际在做的,根本是两码事。
所以说,父母太急于找到“问题”,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那些隐秘需求。或许孩子只是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或许只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比起让孩子“改正错误”,真正的亲子沟通,更多在于理解和回应他们未曾言明的渴望。
第二点:沟通不是“训导”,而是“对话”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愿跟自己说话,但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沟通变成了单向的“训话”模式。
父母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孩子的行为、教导孩子的生活,结果孩子要么顶嘴,要么沉默,这场“交流”最终往往不欢而散。
其实,沟通的本质,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双向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
再比如小张同学,刚坐在桌前,想拿起手机回个消息,忽然听见爸爸咳嗽了一声。
爸爸说:“最近好像成绩有点下滑啊,是不是手机玩多了?”
小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爸,我这是在查资料。”
爸爸一听,不依不饶地接着说:“资料重要,手机也别老看,小心眼睛坏了。”
小张无奈地说:“爸,这是老师发的资料,我用手机看方便。”
爸爸顿时沉默,最后叹了一口气:“你这孩子,怎么总是不听话呢?”
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声音被压制,沟通成了“听父母训话”的过程,自然也就不愿再多说半句。
而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决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也更愿意敞开心扉。
第三点:过度关心变成了“控制”
有些父母认为“爱”就是全方位的关注和照顾,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时刻掌握在手中。
其实,过度的关心往往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变成无形的压力,甚至转化为孩子的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独立与依赖之间的摇摆阶段,他们渴望自己做决定,但又害怕失败。父母如果无法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反而可能让他们更加抗拒。
还有一个小故事:
小李每次放学,妈妈都会问一大堆问题,今天吃了什么,作业做完了吗,明天打算干嘛。
小李烦得不行,直奔房间关门。
妈妈一看,觉得更不对劲,心想这孩子是不是在房间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于是把门敲了个震天响。
小李终于忍无可忍,打开门怒吼:“我就想安静看会儿书,能不能不管我!”
所以说,有些父母对孩子这种过度的“关注”,其实是对孩子自主权的干涉,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隐私和自主空间,结果就是越来越远离父母,拒绝沟通。
真正的关爱,不是掌控,而是尊重和适度的放手,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由此可见,亲子关系的修复,需要从心开始。
真正的“看见”,不仅仅是看见孩子的行为,更是理解他们的情绪与需求。
沟通不是简单的训导,也不是过度的干涉,而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心灵对话。
当我们放下“控制”的欲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体验世界,他们才会愿意重新走近我们。
每一段亲子关系,都是一场心灵的碰撞与融合。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急于纠正孩子的问题,而是用心去倾听,去感知他们的世界。
当你学会真正“看见”孩子的内心,孩子也会在这种温暖的注视中,找到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和愿望。
资深班主任:孩子不是天生笨,而是“积懒成笨”,爸妈是幕后推手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会出现急剧下降,这就是常说的“三年级现象”。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吃力,跟不上教学进度,是因为智商问题,认为孩子天生愚笨,只能接受现实。 实际上,有经验的老师会发现,这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 丫丫四年级,新学期刚两个月,爸爸接到老师电话,要求他到学校讨论丫丫的学习情况。 原来,老师检查昨晚的课文背诵,丫丫一个自然段都背不出来,显然是没有看。 老师要她下课到办公室背,但课间她一个字都没背下来。 爸爸知道后,摇头叹息说:“唉,这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从小就笨,别人学一个小时的东西,她得用三天才弄明白。 ”老师正准备劝解爸爸,丫丫却突然说她会背,然后流利地背了出来。 老师和爸爸都很惊讶,问丫丫什么时候背的,她说:“老师刚才出去五分钟,我自己看了两遍,就记住了。 ”老师思考后说:“看,孩子其实很聪明!她并不是笨,而是懒,只要稍微勤奋一点,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 她的懒也不是故意的,可能是你们平时管得太严,孩子压力太大,学习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爸爸这才恍然大悟,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1. 苛责严厉,补习班众多。 孩子小学时,吸收知识较慢,需要适应过程。 父母过于严厉,以成年人的高标准要求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失落和挫败感,丧失信心,进而放弃努力。 另外,父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太多补习班,孩子总是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自然就会变得懒惰。 2. 家长紧盯,孩子没有喘息空间。 樊登曾说,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最好不要在旁边盯着。 一年级盯一年,将来就得盯十二年,父母是自己把自己“套牢”的。 家长紧盯孩子学习,孩子的精力和高谈阔论都转移到了应付父母的指责上,根本没心思做作业,这种高压下的学习,等于没学。 3. 快乐教育,过于宽松没有底线。 新一代父母摒弃了“暴力教育”,奉行“快乐教育”,认为宽松的氛围更适合孩子发展,于是放任自流,这就是矫枉过正。 过于宽松没有底线的教育,聪明的孩子就会跟父母讨价还价,能少用力气就少用,能不费劲就不费劲,变得越来越懒,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4. 方法失当,缺乏时间管理习惯。 孩子许多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尤其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孩子,长大也缺乏时间管理的习惯,写作业磨蹭,效率不高。 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笨,其实是因为懒,不会做时间规划,经常拖延成习惯,形成了典型的“拖延症”。 如果父母能帮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起“今日事今日毕”的信念,每天9点上床隐或芹睡觉,也不成问题。 孩子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知不团棚觉变懒,人变懒了,心也就懒散不定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动力。 小学生处在爱玩爱闹的阶段,这六年是养成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黄金阶段,为将来的初中、高中打基础的时期,影灶毕响着人生后面的几十年,不能让孩子变懒。 如何帮助孩子摆正学习心态,保持学习动力,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是家长们的必修课。 这些问题在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中,有详细的阐释。 这本书由资深教育专家、老师于敏编著。 书中通过不同的经典案例,揭示小学生各个年级不同阶段的成长秘密。 不同阶段,孩子的教育需求不同,家长要明确不同阶段的教育要点,抓住关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孩子不存在什么笨与聪明的区分,只要父母做好引导,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优秀的。
孩子为什么会变坏?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打挨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1、学习压力。 以前父母没有紧盯孩子的学习那时候的父母几乎都不怎么紧盯孩子的学习,也没有辅导班桐亏,孩子放了学做完作业就玩,找同学玩,去外面运动,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在嫌如交往运动中治愈疗伤了自己的情绪。 现在的孩子被父母盯得太紧了,回到家写作业,写完作业要么上培训班,要么还要继续练习额外的作业,孩子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游乐休闲时间减少,情绪无处释放,积压起来就会爆发,让脾气更加焦躁。 2、父母期望过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低父母希望孩子过上好日子,只是一个简单朴素的心理,不管是男孩女孩,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普普通通的过日子就行了,因为以前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父母的愿望也很现实,不攀高,知足常乐。 现在的父母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追求更好是上进心的表现。 落实到行动上来说,对于孩子有可能管制太过粗暴,对孩子期望太高,却没有相应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孩子压力过大,产生情绪问题。 3、成长环境艰苦,抗挫折能力强以前的家庭条件没有现在好,吃喝穿戴都很朴素,兄弟姊妹多,孩子还要经常干家务活,照顾弟弟妹妹,生活艰苦并不觉苦,磨炼了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性格。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家务活干得少,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学不好就用打骂来解决,还时不时地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相比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变得害怕挫折,不敢面对失败。 4.不一定是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而是以前家庭孩子较多,家长没有较多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 因此,可能挨骂后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而没被家长或者是老师发现。 5.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前孩子大多时候都是在户外活动,心情较为愉快,通过运动可以减芹轮启缓压力,十分有利于身心发展。 而现在网络时代,很多时候的很多学生会宅在家或者其他封闭环境内,运动量远不如以前的学生,因此,若有一定压力时不易排解出,并且宅在家伙伴较少,不能及时和朋友们吐槽所发生的事,烦恼会越积累越多。
父母基于自私本能建立的教育理念,就不要指望孩子听话配合了
孩子叛逆不听链灶庆话,大概是全天下所有父母都头疼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那估计父母就不会为教育头疼,也就不会因为教育孩子闹的家里计费狗听,甚至是妻离子散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父母的,总想跟父母对着干呢?
很多专家学者这时候会出来说了: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意志,当然不听父母的了。
但有独立意志就一定不听父母的吗?这有必然的联系吗?谁都有独立意志,为什么有的家庭的孩子就特别听父母的?再或者说,对同一个孩子,有的妈妈说的不听,但是爸爸说的就听,为什么?他们难道有的时候有独立意志,有的时候又没有了?
可见,独立意志并不是决定孩子是不是听父母的关键,关键是父母的教育方法的问题。 会教育的父母,可以让孩子由对抗转为合作,而不会教育的父母,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好像都不会教育孩子,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呢?
这其实跟人的“自私”本能有很大关系。
人人都自私,这并不奇怪。 其实不仅是人,应该说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是有这个”自私“的天性,因为只有自私才能保证个体生存下来。
正是因为自私,所以我们想要占有更多的资源,所以才会努力拼搏;同样是因为自私,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才会坚定不移地执行我们的思想棚握;也同样是自私,我们才会爱护自己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后代……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自私本能驱使下的结果。
自私的本能决定了,我们在做出选择时采用的标准是”是否对我有利“。 哪个选择对自我个体有利,我们就会做出哪种选择。 而且这种选择是潜意识的,是不容易被察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开车时,副驾驶坐着自己的孩子。 从我们主观愿望来说,我们愿意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但是如果发生车祸,我们会下意识的先保护自己,大概率的会把副驾驶位上孩子推到前面。 这就是本能,无可违逆。
在这样的本能驱使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下意识采取的教育方法不是利于孩子,而是利于父母。 怎么对父母有利,父母就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怎么让父母感觉舒坦,父母就会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法。
其中最具典型的证据就是父母容易对孩子生气发火。
生气对孩子到底好不好?相信是个父母都应该明白,常对孩子发火不好,但是父母却依然控制不住情绪,习惯性地对孩子发火。 即使父母想控制自己情绪,每次生气发火后都跟孩子道歉,拼命的忏悔,但下一次再遇到具体问题时,父母的承诺忏悔又忘得一干二净,该怎么生气还是怎么生气。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当我们负面情绪不断积累时,我们的自私本能就会发挥作用,要让我们把情绪发泄出来,从而保持心理 健康 。 生气当然是对孩子有害,但是在自私的本能下,先保护自己才是正事。
既然我们教育方法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孩子,或者说教育孩子只是顺带的,那么也就难怪我们的教育不能赢得孩子的配合了。
父母之所以会用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因为这种教育方法最有利于父母:
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父母可能不清楚,因为里面牵扯到很多习惯、性格、能力等,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般人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操作。 要真想这么做,父母就要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系统的研究教育。
虽然父母不知道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是行为的对错还是知道的。 因为行为是具体可见的,任何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经验做出一个评判。 那么父母自然就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教育逻辑:把孩子的缺点、错误改掉,孩子自然也就变得优秀了。
这个可就容易操作多了,找别人的优点可能不容易,但是发现别人的缺点太容易了。 因为人的自私本能,人本能地就会容易抓缺点,因为别人的缺点越多,也就越显得自己优秀。
于是,全天下的父母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样教育方法,不用上岗培训,也不用专门的学习,只要紧盯孩子的缺点操作就可以了。
你说还有比这更容易的教育方法吗?
当然,这种教育方法对父母有利,但是对孩子辩御却不利。 因为孩子也是有自私本能的,他们也不喜欢被人天天盯着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好,他们也是喜欢被别人肯定的。 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本能的就会受到孩子的抵抗。 虽然对父母有利,但是不利于教育。
那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有利呢?就是父母放弃自私本能,建立以孩子为中心的“肯定式教养”
建立在自私本能上的“否定式教育”注定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因为这是以父母利益为前提建立的。 那要想使教育方法对孩子有利,父母就必须要避免自私本能,采用以孩子为中心的“肯定式教养”。
以孩子早上比较懒为例。
遵循“否定式教育”理念的父母,会看到孩子的懒,然后批评指责孩子的懒,要求孩子改正这个缺点,变得勤快点。 当然,孩子肯定不会欢迎父母的这种批评指责,父母越说,孩子越烦。
而遵循“肯定式教养”理念的父母,他们看到孩子懒之后,并不会批评指责孩子,而是通过别的不刺激孩子的方式叫他们起床,比如说给孩子买个闹钟,或者说提前获得孩子的早起承诺,再或者早上用锅碗瓢盆声刺激孩子起床……总之,父母会顾虑孩子的情绪,用更加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起床。
你说孩子会更喜欢哪种教育方式呢?
当然,关于“肯定式教养”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我都分享在我的专栏和同名公众号下,有兴趣的可以去学习下。